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封侯拜相 > 第100章 朱元璋的醋坛子翻了

第100章 朱元璋的醋坛子翻了

刘基来到詹事府大堂,面带着喜色。

这可不多见。

以胡翊与刘基有限的几次照面来看,几乎每一次,他都是一脸的愁苦,面上从未带过什么笑容。

可是今日就例外了,还挺稀奇的。

57岁的刘基虽然身着布衣,走起路来依旧显得很有气度,脊梁挺得笔直。

唯独是来到胡翊面前时,立即便朝胡翊恭敬施了一礼。

“刘军师这是?”

23岁的胡翊受着57岁老头的拜礼,这事儿总令他心里不舒服。

刘基却对胡翊说道:

“老朽请驸马爷受下此礼。”

刘基正色道:

“此乃老朽代天下人谢你之礼,非是老夫自己之礼。”

刘基说罢这话,胡翊只能一头雾水的把这一礼受了。

随后,刘基又郑重的朝胡翊拜了三拜道:

“往后这三拜,便是老朽向驸马行礼,以示感谢了。”

胡翊立即令人奉茶,二人坐在大堂下,胡翊这才不解的问刘基:

“先生向我施礼,实在是令我愧不敢当,毕竟我什么事都没做啊。”

刘基却说道:

“废止金银之事多亏有驸马爷相阻,若无驸马从中周旋,天下百姓们未来就要受苦了!”

刘基这一叹,胡翊总算懂了。

刘基代替天下人来谢自己,是因为他也知道朱元璋废止金银此举,会导致大明的钱币崩毁,最后引发百姓们遭灾。

那么从这一点上看,刘基绝对是懂得一些经济问题的。

胡翊便开口回应,一张嘴又开始自谦起来道:

“这个事终归还是该谢陛下,我只是顺带着提了一嘴,陛下因此采纳,也是陛下这样的明君看出了其中的弊端。”

刘基听着胡翊的话,只是陪着笑,他才不信朱元璋能知道这里面的弊端。

要是朱元璋知道,就根本不会提起废止金银这个事情了,何须胡翊来阻止。

但是胡翊这么一谢皇帝,刘基便跟着附和着说道:

“是啊,多亏陛下高瞻远瞩,看透了其中弊端,此真乃我大明之洪福也!”

刘基说完了这些附和的话,心中对于胡翊便又高看了一眼。

他夸胡翊,胡翊则是提起了皇帝,直接开始夸皇帝。

这也是在提醒刘基自己,有些话说出来是要得罪人的,而这恰恰是刘基的缺陷。

胡翊替刘基谢了朱元璋一番,刘基再一附和,这事儿就成了,他便不会因为今日的言辞问题引发皇帝不满。

这下刘基算是知道眼前这位驸马爷,因何能够受到陛下如此之多的信赖了。

这绝对不是因为他迎娶了长公主这么简单,最主要的,还是这位驸马爷确实很聪明,年纪轻轻的便能知道明哲保身的道理。

要不怎么说这些文士们都很古怪呢,刘基过来就是为了让胡翊受这一拜。

他拜完了,也就走了,只是临走时喝了一口奉上来的茶,以表示对胡翊的尊重。

胡翊对于刘基拜自己三拜这事,大概也想明白了。

如果按照正常的历史走向,刘基会因为叔父胡惟庸作恶多端,去到朱元璋面前告状。

那之后叔父怀恨在心,在刘基生病时,会买通御医下毒,送其归西。

而刘基遗留下一部呈给新君的《治国策论》,策论之中提了几十条建议,这其中有一条便是说明了钱事的重要性。

可想而知,革新钱事弊端也是刘基的抱负之一,原本他在朱元璋手下遭到排挤,朱元璋总是和他不对付,更加不会听他这些话。

本来这一生治国的抱负无法施展开,但因为胡翊的出现,废止金银这事儿被阻止了,朱元璋要革新钱事弊端,还来宣召自己。

刘基的抱负,是不是就在胡翊的促进下,得以施展了呢?

刘基对于胡翊这三拜的份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从东宫出来,刘基到华盖殿去觐见皇帝去了。

胡翊则要到太子庄去一趟,亲自来调制这些堆肥。

不过在此之前,胡翊要先去找太子一趟,跟他要一个人。

按说在朝中做官,就更加应当要避嫌才是,举荐亲属为官这种事,要做也得是偷偷的去做。

到了胡翊这里,则不然。

胡翊要把大哥调到东宫来,他告诉朱标的理由是:

“反正这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