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哟,瞅瞅,这是谁家来贵客了?”
“那不是老张家嫁出去的楚楚嘛!旁边那个是她男人?”
“乖乖,带这么多东西?那白面袋子...老张家有福气!”
几个在村口晒太阳的老娘们儿眼睛都首了,压低了嗓子议论纷纷。.l+a^n¨l_a?n-w-x¢..c~o?m¨
林见阳目不斜视,甩了个响鞭,老牛听话地朝着村西头张家小院走去。
张家的土坯院墙还算齐整,就是透着股清贫气。
老丈人张大海正佝偻着腰扫院子,丈母娘李秀兰在灶房门口择菜。
“爹!娘!”张楚楚抱着小丫跳下车,声音带着哭腔又满是欢喜。
“楚楚?”张大海抬起头,浑浊的眼睛看清来人,手里的扫帚啪嗒掉在地上。
李秀兰也愣住了,手里的菜叶撒了一地。
“外公外婆!小丫想你们了!”小丫脆生生地喊。
“哎!哎!我的乖孙女儿!”李秀兰这才回过神,眼圈瞬间红了,踉跄着扑过来,一把搂住小丫,又去摸闺女的脸。
张大海也赶紧走过来,看着风尘仆仆的一家人,嘴唇哆嗦着:“好!好!回来就好...”
林见阳己经把车上的东西往下搬了。
精米白面猪油鱼干,一样样摆在老两口面前。
“爹,娘,一点心意。”林见阳把东西放好,拍了拍手上的灰。
张大海看着地上那些对他们家来说堪称奢侈的吃食,尤其是那白面和猪油,手都在抖:“这太破费了...使不得啊!”
林家是什么情况他们也知道。
林见阳爸妈去的早,三房家更是个吃人不吐骨头的。
哪里拿得出来多余的吃食?
“有啥使不得的!”张楚楚抹了把眼泪:“爹,娘,你们就收着!阳子现在有本事了,置了渔船,能打鱼!咱家日子好过了!”
“买船了?”张大海猛地抬头,看向林见阳,眼神里全是震惊。
这年头,一条船可是大产业!
“嗯,买了条旧船,拾掇好了。”林见阳点点头。
“好!好啊!”张大海重重拍了下林见阳的胳膊,声音有点哽咽:“好小子!出息了!有船就好!有船就好!再也不用看人脸色吃饭了!知道护着家了!好!”
要知道,以前林见阳都是家里说啥就是啥。
他们老两口可也没少为这件事发愁。
没想到现在,倒是学会自己置办东西了,他们老两口悬着的心也可以放下来了。
李秀兰抱着小丫,眼泪止不住地流:“好孩子!楚楚跟着你,娘放心了...”
“行了行了,都别在院里杵着了!”
“快进屋!进屋歇着!娘给你们热饭!刚蒸的杂面馒头,还有咸鱼!快进屋!”
老两口手忙脚乱地把东西往屋里搬,张大海更是首接把那袋白面扛在了肩上,生怕被人看见似的。
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往低矮的堂屋里走,灶房里飘出烟火气的香味儿。
堂屋里,一张掉漆的西方桌,几条长板凳。
李秀兰手脚麻利地把热腾腾的杂面馒头和一碟子咸鱼干端上桌,又舀了几碗稀溜溜的苞米糊糊。
“快坐下,趁热吃!家里没啥好的,将就垫垫肚子。”李秀兰招呼着,脸上是掩不住的笑。
一家人围坐下来。
小丫饿坏了,抓起个杂面馒头就啃。
林见阳也拿起一个,掰开,夹了块咸鱼干。
咸鱼齁咸,但就着馒头,就是这年头最实在的饭食了。
张大海咬了口馒头,看着女婿,忍不住又问:“见阳,那船花了不老少钱吧?你三叔那边没再找你麻烦?”
林见阳喝了口糊糊,咽下嘴里的馒头:“船是旧的,捡漏便宜。¢优^品¨晓_说~王′ ¢毋*错^内′容?三叔家倒是找过,被我收拾老实了。以后不敢了。”
他没细说怎么收拾的,但张大海看他那眼神,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
女婿这是真硬气了!
他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也跟着骂了句:“该!那一家子,没个好东西!”
李秀兰赶紧岔开话题,怕勾起闺女不痛快:“不说那些糟心的。见阳啊,你们这次来,多住两天?”
林见阳摇摇头:“不了,娘。家里地刚种上黑麦,还得照看。明天打算进山看看,打点野味,下午就回了。”
“进山?”张大海放下碗:“这季节,山里东西少了,也精了。不好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