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我肩上的大明 > 分卷阅读457

分卷阅读457

大有文官士林的力挺,万岁爷倒也没太好的借口停考。

啧,高有勋的舌头弹了下,心想不就因我截胡了你李言恭父子的《日本考》嘛,何至于此呢。

哦,当然我爹还把你老家的风水宝地全买下来占了,不过怕是你到如今也不知道,不知者不罪嘛,临淮侯家族打初代起,坟茔和宅邸就始终在南京,早就是南京人了,对李言恭来说,他打小也就是在南京长大的,虽然在北京做官这么多年,可始终都摆脱不了思乡的愁绪,不过他心里的家乡是波光桨影的秦淮河,而非淮西那些偏远的乡村。

“不然小五叔就留在京城里,苦练番武艺,骑马射箭这些,一年也能练个入门,说不准能应付过去。”侯敞问。

“都甚么年代了,战场上都是火铳大炮,还骑马射箭呢!再讲若临淮侯有心寻趁我,我就是练得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精通,怕也是要落选的。”高有勋想,难道婚我不结了,功我不立了,娃我不生了,白白耗费一年,陪李言恭这个政治僵尸在这顽耍呢。

这时高有勋举起手,说这样吧,冤家宜解不宜结,我亲自登门去给李言恭谢罪,只是不晓得李言恭他家素日里有谁相好些的,你钻天棍能不知道吗?

“临淮侯全家,笃信道教。”侯敞不愧是侯敞。

道教......那不简单嘛。

北京白云观内,飞霞真人和同门站成一列,高有勋如同校阅那般,对着他们来回走了几步,就说你们托付我光复崂山道观的事我在做,现在帮我的事你们又做不做呢。

“赴汤蹈火,在所不辞!”飞霞真人等齐声道。

这帮牛鼻子,倒也讲义气。

毕竟江二也算是飞霞真人的金主。

“原来是李君侯啊,好说好说。”飞霞真人一听是要疏通临淮侯家的关节,当即就拍着胸脯对有勋保证。

第34章 临淮侯

“他李家还欠着我们的恩情呢。”飞霞真人招呼大家先坐下,莫要急,就对有勋说起我们全真龙门和临淮侯家的过往。

这临淮侯啊,本来爵位该是曹国公,可二代的李景隆属实是个废物,虽背叛建文帝投靠朱棣,可也没捞着好,朱棣再亲,亲的也是靖难之役发家的新勋贵,你曹国公这批老洪武勋贵,还是要被防范猜忌的,于是李景隆先是被找了个由头罢黜爵位,其后代又被卷入谷王叛乱和盛瑜案中,直接全族被褫夺任何官职,废为庶人,安插南京囚禁,直到正统年间才被释放,实际上在这些年,曹国公家族已经不复存在,沦为了平民。

但大明基因还是要代代传的,江山还是要老朱家和诸勋臣家一起坐的,李家到定居南京起,就慢慢地和其他同样被废爵的勋臣家,培植起个关系网来,待到明朝中叶,他们就通过各种途径东山再起了,重新获得爵位,享受起各式各样的特权来,南京这个圈子里,为首的正是李景隆的孙子,也是现在临淮侯李言恭的六代先祖李萼。

李萼的策略很巧妙,他拉拢了一批老洪武勋臣的后人,如常遇春家的邓愈家的汤和家的,甚至还有李善长家的,联名上奏朝廷,请求就近给先人的坟茔守墓,朝廷也是考虑统治的合法性(总不能开国功臣连坟墓都没有后人看守啊),就准可了,顺带着授予这些人坟墓周围卫所的指挥使职务,没多少年后,就陆续恢复了他们的爵位。

当然李家却没能恢复为国公,降了一格,是为临淮侯。

到了李言恭父亲李庭竹时,被授湖广总兵官的职务——明朝的某些省份,如湖广、广东,都是必须由勋臣来镇守的,这是个政治传统。李言恭本人年轻时就被朝廷召到北京来,任京城五营游击将军,现在更是总督京营戎政,临淮侯家到这代可谓攀上巅峰。

也难怪先前漕军和德藩闹矛盾,漕军都想要找临淮侯家来主持公道呢。

不过现在再光鲜,李景隆死后,李家在南京囚禁期间肯定过了段难熬日子。

飞霞真人也是听他的前辈提及过:“那歧阳王李文忠还在世时,与我教三丰祖师友善,歧阳王薨,他家曹国公李景隆也和三丰祖师交好,三丰祖师对曹国公说过,你面若桃花,他日必有大灾祸,不如放下功名爵禄,和我一起去仙游。”

高有勋摸摸脸,还好我面色蓝黑,样貌中人。

飞霞真人仿佛看出来,就告诉有勋:“面若桃花是有血灾的,你是面带桃花,这是不同的相貌,面带桃花者,红粉佳缘是接踵而至啊,何不随我修炼房中术呢,不日即可飞升。”

“真人真人,还是说临淮侯家事吧。”高有勋表示你话题已发生严重的偏斜,再这样就聊不下去啦,尽快给我打住。

“哦——是这样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