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起桌上的砚台摔个粉碎。
也许是女婿开的药起了一些作用,就在他即将伸手够到砚台时,那伸出去的手顿了一下,随即又抽回来。
朱元璋的目光忽然落在窗外刚抽出新叶的绿树上,顿时怒气略缓和了些,只是声音沉闷着,淡淡讲道:
“都抓了严刑查办,剥皮凌迟,将他们的皮挂在御膳监示众三日。”
朱标应了一声。
朱元璋随即也取出钥匙,打开了自己面前的密匣。
尚膳监里,他们一共安插了三人,行密奏之事。
这些太监们在宫中毕竟卑微些,一有风声和消息,立即便往过来报,生怕报来的消息晚了,被皇帝和太子降罪。
昨日才赐予的密匣,今日便已经送来了奏报。
朱元璋打开的这个密匣之中,也有尚膳监典簿伙同药膳宫女、尚膳监长随等人勾结南京商贩,虚报蔬果价钱牟利的举报。
只不过,这种虚报一般涉及的钱数不多。
那名密奏的太监说的也清楚,每次虚报不过几十上百文钱,每月大约三五两银子。
倒是最近宫中某御厨偷盗了胡椒75斤,获利大概在60-70两银子之间。
别看这些都是小事,但在朱元璋这里却没有小事。
毕竟他可是贪污十两就发配流放,超过五十两就剥皮充草的狠人。
这一番宫中的整顿由此便开始了。
胡翊抱着两面包好的铜镜,赶到华盖殿去的时候,朱元璋正在生闷气,叫朱标去拿人呢。
“咦,姐夫来了。”
胡翊与朱标撞了个满怀,刚上了二层阁楼,眼尖的他立即便看到御案上的密匣,又瞥到了朱元璋黑沉起的脸色,对这里刚才发生的事也就猜出几分来了。
“岳丈,我要是来的不是时候,就先告退。”
胡翊显得小心谨慎。
“不必。”
朱元璋开口便道:
“密折奏事这主意本就是你出的,你还回避个什么劲?”
这话说起来倒也对,胡翊便将咯吱窝里夹着的两面铜镜取下来,端在了手里。
“这是何物啊?”
朱元璋看他手里拿着的物事,正好用黄布包裹着,定然是呈送到御前来的。
朱标见此物件,也觉得好奇,就放下手里要办的事,先凑到了姐夫身边弯着身子细瞧。
看到这圆咕隆咚像盘子一般的东西,朱标好像明白了。
“姐夫,这就是你上回所说的镜子吧?”
“什么镜子?”
朱元璋只记得这小子说要造肥皂,都忘记他说还要造镜子的事了。
朱标便解释道:
“姐夫在东宫造物局造出了神镜,可以将人的面容完全映在里面,那真是无比的清晰,凡是见过这神镜的,没有不伸出拇指夸赞它的。”
“哦?”
朱元璋好奇地站起身,凑过来,同时问道:
“标儿,你又是何时得见的?”
同时,小心眼的朱元璋暗中嘀咕起来,既然早已是造好之物,不早早地送进宫来。
居然在许多人都瞧见过了,才往宫里送!
好在是胡翊也知道这位老丈人的尿性,看到朱标没有把话说清楚,立即便开始打起补丁来了:
“岳丈,这镜子先前本就制出来了,本该送进宫里给岳丈、岳母一对,怎奈小婿当时觉得它不甚完美。
由此便又改进了一番,如今可称得上是个好物件了。”
这番话倒也打消了朱元璋的不满。
“既是神镜,咱倒要好好瞧瞧,看它到底神在何处。”
说罢,他亲自拿起一面,握在了手里。
这几面铜镜因为要送进宫里来,都是特意制作的。
铜镜只一入手,沉甸甸的份量端在手里,朱元璋便已经失去了兴趣。
只因这物件与寻常看到的并无什么区别。
可就在他伸手解开黄布,看到镜面之时。
便在这一瞬,就连他自己都是愣了三愣!
这是铜镜?
朱元璋在心中暗道一声,铜镜怎会达到如此清晰的地步?
再仔细一看镜中之人,他已从愣神中恢复过来,当发现镜中那人像是自己时,他第一反应竟是以为自己的魂魄被摄入到了镜中。
可朱元璋这样的人不会慌乱,当即一股不服输的劲儿,带着睥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