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都很感动。
当朝驸马爷身份是何等尊贵?
却愿意把他们当人看,过来时候带的有肉,上来了先问的是他们的安危。
他这些话,问的底下有个脸皮薄的,都不好意思了。
这人只得说道:
“驸马爷,咱们制出的第一批镜子,已经按您所说的法子去掉毒性,小人们带您去看看吧。”
听到这话,黄匠官脸上也带起笑容。
只一看到他们的笑容,胡翊就知道,这次改良过后的镜子定然是没有问题了。
果然是这样。
这次改良过的镜子比上一次的镜面成像更加清楚,那种一小团一小团的模糊地带,也已经完全消失。
看看这制出的成品,与现代的镜子相比,大概有个九成左右的清晰度。
解决了锡粉粗糙的问题,这个工艺已经十分成熟了,剩下的就是卖货赚钱。
接下来就是定价的问题。
琉璃瓦的造价还是太贵,可以换成坚硬的青瓦,这样制出的镜子成本只需要几十文到上百文钱不等。
按照大、中、小规格不等,售价从15两、10两和6两银子标价。
精铁的价格就要贵上许多,一块铁镜的铁胚也需要较多。
大中小三种规格,售价就从30两、22两、16两来安排。
铜镜的价格则最贵。
毕竟这是制钱的主要来源,且多为达官显贵才用的起铜制品。
依照大中小三种规格,就要卖到120两、95两和80两。
胡翊觉得这个价格定的并不算贵。
毕竟在100多年后的明中后期,从西洋传进来的锡镜,清晰度远远不如现在他制出的,但就那巴掌大小一块却能卖到10余两。
胡翊的计划是物以稀为贵,越是刚开始,越应该卖的贵。
可以在镜子逐渐普及之后,不断往上深挖工艺,做高造价产品的同时,把最底层的产品适当地降价卖出,逐渐流入到平民百姓之家,大概是这样一个思路。
小规格镜子大概巴掌大小,直径13cm左右。
中等规格,如同菜盘,直径大概20cm左右。
最大规格,如西瓜一般大小,直径27cm左右。
当然这只是初版的方案,回去后还要调查市场,再做一些微调。
临走前,胡翊又对黄匠官特意嘱咐道:
“你们还需要再按照真人的尺寸,打造一只大铜镜,这只镜子日常作为展示用。”
黄匠官秒懂。
这就是东宫造物局的门面啊!
只有用这样一面大镜子摆出来做展示,你的生意才会好,酒香不怕巷子深这话是没错,但更多的展示总能带来更好的效果。
黄匠官此时便又提议道:
“那属下就在铸模之时,多做一些花边工艺,再涂上漆防锈,将它做成一件精美之物。”
胡翊点点头道:
“你这样想也对,反正该如何做只管去办,制出这么个东西来,不愁会有何亏损的风险。”
说到此处,胡翊便取来两只大号铜镜。
既然东西完美的制出来了,那当然得先送给皇帝预览。
这一对镜子,送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该有的礼数和孝心都是要尽到的。
对于这个老丈人,那是真没辙,别看平时看起来乐呵呵的,该翻脸时就翻脸,该小气的时候那也是真小气。
胡翊就拎着两个铜镜进宫了。
他来时,朱元璋和朱标正在就宫中尚膳监的事琢磨着呢。
“爹,尚膳监的坐记太监已经把密折报上来了,司钥库掌库太监胡保,连同尚膳监典簿冯九等五人,合计盗取去年琉球进贡的龙脑冰片10两。
这龙脑冰片账面上本该剩余90两,他们账面写了80两,抹去的那10两冰片,私盗出府库,以每两120两纹银售卖,得利1200两银子,后被这五人均分。”
听到这话之后,朱元璋脸上绷不住了,感觉脸上火辣辣的,就好像被人扇了两巴掌一样。
这可是1200两啊!
还是在皇宫之中,天子的眼皮子底下,居然出现了这样的硕鼠巨贪!
发生这种事,这是自己这个天子监督不严,管教不力。
先前还跟标儿夸海口呢,转眼便被抽的脸上噼啪响。
老朱当即便是血液上涌,作势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