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封侯拜相 > 第92章 理政能力初显

第92章 理政能力初显

功臣家的女婿吗?

胡翊点着头,却说道,“无论是谁家女婿,在我这里只分对错,不问人情。”

崔海赞同的说道,“怪不得陛下点名要我来辅佐姐夫呢,原来姐夫让陛下安着心呢。”

胡翊拍着崔海的肩膀,笑道:

“说起来我是掌晖史,其实这整个承晖司靠的是你来运作呢,只是将你调到我这里来,有些委屈了。”

崔海连忙摆手道,“姐夫,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啊,小时候在宫中那阵儿,大姐没少关照我呢,才不敢在你面前觉得委屈。”

崔海此时正儿八经的说道,“陛下看重我,那是因为我不徇私情,我自己就是孑然一身的个人嘛,我是发觉姐夫与我一样,咱们对胃口。”

听着崔海手忙脚乱的解释,胡翊绝对是相信的,看起来朱静端这个大姐大的名号还真好使,老丈杆子收的那些义子们都很敬服她。

承晖司的事就交给崔海。

礼部衙门来催了几次,关于鸡鸣山立功臣庙的事,现在已经到了九月中了,从开始建庙到正月祭祀还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可是现在连功臣庙的礼制都没有定下来,礼部尚书钱用壬都急坏了。

胡翊进到礼部大堂时,钱用壬刚把一份文书撕得粉碎,大怒道:

“礼仪不可减,李相驳回来也不管,继续往上递!”

一看到胡翊来了,钱用壬立即过来见礼,然后挤出个笑容直作揖道:

“驸马爷,可算把您给盼来了,功臣庙的事就等着您来参议呢。”

胡翊来礼部议事自然是要带人的,李希彦不止精通《尚书》,还通礼制。

胡翊把他带过来,一来是以示亲近给那些属官们看,二来他自己的礼仪就很有限,身边总要有个人来帮衬着。

钱用壬将属下们都招来,然后说道:

“如今总也定不下来几件事,一个是功臣庙的规格,无论是唐宋的功臣庙都未留下来尺寸,元庭的规格咱们是用不得的,这就犯了难。”

“第二件便是功臣们的塑像问题,塑像的规格和尺寸该如何?涂色又用何种颜色?”

听钱用壬讲起这些事来,胡翊只觉得脑门子胀疼的很。

这都是些什么事?

还需要议吗?

还有什么诸如祭祀规格的问题,各种问题都摆在桌案上来了。

左侍郎、员外郎、祠祭司主事……这些人加上一个钱用壬在这里吵了个鸡飞狗跳。

有人提出来征询下胡翊的意见,胡翊就叫他们问李希彦,结果钱用壬和李希彦聊了半天,又从《周礼》扯到了汉唐的礼仪,两个人最后发展出了一场关于礼制的辩论赛。

礼部的官员们最后成了评判者,开始站起队来,看谁是更有理的那一方。

这下给胡翊烦的头都大了,只好叫停说道:

“都别争了!”

“功臣庙的尺寸规格不知道,就照着武庙的尺寸盖一间,武庙之中列坐着千年以来武功卓绝者,我朝的功臣们自然极为愿意如武庙中的名帅、名将们一般受祀,你们也不会因此得罪了那些武勋。”

胡翊的话音刚落,祠祭司主事张筹便说道:

“武庙乃是亘古千年以来功绩最大的那批人,功臣庙如何敢与武庙并列?”

胡翊就斥道,“我朝修的是功臣庙,又不是修武庙,怎么不能按着武庙的规格来?”

“武庙之中列坐的,乃是千古以来功绩最大的那批人,那我大明功臣庙之中列坐的,自然也该是大明开国功绩最大的那批人,与之呼应都不行吗?你还有何不满意?”

张筹觉得功臣庙还要盖小些,又有人提出要按着太庙的规格来盖。

胡翊反问了一句,“盖一座小庙,你还想要脑袋吗?还有你这个礼部郎中,你绝对是个武人出身的,那功臣庙能盖的像太庙那么大吗?你敢自比皇室的列祖列宗吗?”

“信不信明天就把你的皮扒下来,挂在午门外,授你一个僭越的罪名?”

被胡翊一通怼,这些人都不说话了。

这些人真是越聊越抽象,可是你要是定一个标准给他们,叫他们围绕标准去讨论,那就简单的多了。

钱用壬是《周礼》的极端崇拜者,这里还有一些官员是推崇秦礼、唐礼的,连个共同的标准都没有,这事儿怕是讨论一年都定不下来。

胡翊心说,怪不得开国大典的时候老丈杆子都看不过眼,最后把大典的礼仪交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