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封侯拜相 > 第83章 叔父的心眼子太多

第83章 叔父的心眼子太多

看胡翊这意思,他对这些事真不知道。

朱元璋的厌蠢症也就犯了,本来被言官骂了句“秃驴”就在气头上,现在一张驴脸又拉下来了。

朱标见状,就对胡翊透露道:

“你府中的奸细是别人早就计划好了,派到你家中去的。”

说到此处,朱标就禀告朱元璋道:

“爹,此事发生时,您驾幸汴梁,姐夫当时在天德叔军中治伤,他是不知晓这些事的。”

朱元璋这才消了几分火气,望着胡翊,没好气的道: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自己能守好本分,胡家人能否做到就不好说了,你要担起规正他们之责。”

胡翊立即应着声,朱元璋又道:

“不靠谱的人别再往家里招了,咱前几年纵横天下时,身边有一帮亲兵,他们个个是护主得力的好儿郎,有些人后来受了些伤,做不得亲兵了,却都是可以信赖的汉子,到时你进宫来挑几个回去管着府里的事,也比你随便拔几根萝卜就往家里塞好得多。”

朱标憋住笑,把胡翊送到大殿外面。

此时背着朱元璋,朱标才叫胡翊附耳过来,悄悄说道:

“安插奸细之人,就是今日在朝堂上参奏你叔父的官员,朝堂之中到处都是争斗,姐夫你单是自己安守本分,那样没用,爹劝你要规正家人,回去一定要好好听劝。”

朱标如此又正告了一遍,胡翊心里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这个安插奸细的人是参奏胡惟庸的官员,就是那个中书典签刘炳,显然这是浙东文官里面的人。

且又是在北伐期间,朱元璋驾临汴梁时就已经安插下了,那么这颗奸细种子埋下的时间就很长了。

这可就不是胡翊的锅了。

对方早早的就给你安插下细作,为的就是等你犯错,就算今日不为这件事出错,明日也会找到另一件事作为参你的由头。

“好个刘炳,你都把手渗透到我的家中来了!”

胡翊暗暗咬着牙,出了奉天门,便看到叔父、亲爹还有大哥都站在那,等着他一起出来。

胡惟庸一见到侄儿出来了,立即就问道:

“怎么样?陛下没有骂你吧?”

“叔父放心,陛下只是做了些叮嘱,没有叫我受气。”

听了胡翊的话,胡惟庸还想再打听朱元璋的情况,可也不好意思发问了。

他就只好干笑了几声,然后趁势夸赞起来道:

“本来临上朝堂之前,我这个做叔父的还很担心,生怕翊儿说错了话。结果你在朝堂上那一张利口,不止叫做叔父的开了眼界,怕是也叫那些言官御史们都大开眼界了吧?”

胡惟庸哈哈大笑,抚着几缕胡须显得得意极了:

“以后那些言官们,怕是轻易不敢再对你下手了,他们也怕惹火烧身啊。”

胡翊跟着笑了笑,自然又是一连串谦虚的言辞。

胡惟庸就又道:

“不过叔父要提点你几句,这些人无故害你,但是憋着一颗坏心思呢;这次你胜了,下一次他们怕是要掀起更强烈的反扑,到时候就更难应对了。”

胡翊点着头道,“叔父的话侄儿记下了,侄儿日后行事定会更加小心。”

胡父听了胡惟庸的话,也是吓了一跳。

胡惟庸见胡翊不上道,只好说的更直白一些:

“叔父要说的是,与其让人下一次继续针对你,不如趁此机会先将对方的浪头打下去,朝堂之上的官员们便如同是一个一个的浪头,将你的仇人打下去,他大概是翻身无望了,只要对方难以再溅起水花,就针对不到你,日后就可以安稳些了。”

胡翊明知故问道,“叔父这话的意思是?”

胡惟庸就举例道,“比如那个兰以权,是你的老仇人了吧?叔父做太常寺少卿的时候,他差点要了你的命,现在你都要做驸马了,又伙同那个凌说对你下手,要妨碍你的前程;此人的祖籍在湖广,他与朝中那些文官们俱是一党,你就该趁着今日朝堂上说的话参奏他一本,去了他的势,不然日后还有你受的!”

胡惟庸这话说的,其实有道理,但又有私心。

这一次不把对方摁死在那里,下一次便极有可能会卷土重来,并且下一次的针对必定是比这次更加猛烈,也更加凶险的多。

但是,叔父的私心就摆在那,胡翊还是能看出来的。

胡惟庸是李善长的人,出身于淮西班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