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水浒:三千大雪龙骑踏山河 > 第37章 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第37章 救济流民耗尽了粮草

更重要的是...

郓城并非他郓州的辖区,此事与他这位知州何干?他此刻只在意一点——梁山贼己上岸!

他终于有机会了!

梁山贼的水师确实强大,让他无计可施,这点他承认。′d,a~w+e/n¢x?u/e¨b/o`o!k-._c·o′m*

但上了岸的梁山贼还能保持水上的优势吗?绝不可能!

强军的建立非一日之功。

梁山贼不过是些水上小喽啰,怎能在短短数月组建起精锐的骑兵和步兵?

在他看来,梁山贼的马步军中,大多应是由瘦弱的流民组成。

这些体力衰弱、连刀都挥不动的人,即便装备齐整,也难成气候,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面对梁山水师,他身为郓州知州,只能胆怯。

但面对陆地上的梁山马步军,他决定放手一搏!

他拍手大笑:“此乃天赐良机!”

“本官果然没有看错局势!”

“梁山贼根本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么多人!他们耗尽粮草,这才冒险上岸。

“既然他们上了岸,那就让他们尝尝厉害!”

他的师爷听后认为此言有理,但也提醒道:“梁山贼出动五万大军确有可能。

梁山流民众多,召集五万并不难。

“且梁山占据八百里水域,军械自给自足。

“五万装备精良的流民,实力不容小觑。

“大人若想稳妥行事,不妨与济州军联手,从南北两路夹击梁山贼。!q~i_u?s*h¨u,b.a+n/g_.,m^e*

郓州知州听后深感此言有理。

五万形销骨立的流民虽不足惧,皆为乌合之众。

然而若这些流民装备起武器和铠甲,那便不可轻视了。

尤其是当年梁山泊水战,郓州厢军折损过千精锐。

如今实力受损,再不能贸然出击。

正计划南北夹击郓城的梁山贼寇……

此计甚妙!

往昔梁山军占据地利优势,令他尝尽苦果,几乎丢了官职。

此次梁山贼己上岸,天时地利皆为其助。

他定要借此机会扳回一局,重振声威!

更关键的是,上岸的梁山贼不过是一次立功良机!

若能将其彻底消灭在陆地,不仅保住官职,还能建功扬名!

因为这足以证明,他的决断与眼光无误。

梁山贼如今缺粮,才不得不冒险登岸。

若非如此,何必舍弃安稳的梁山泊?

这是建功立业的好时机!

郓州知州心中狂喜,立刻下令:“集合郓州厢军、县兵、乡兵,南下郓城!”

“本官即刻修书一封给济州知州,邀其联合作战,南北夹击梁山贼!”

思索片刻,他又补充道:“通知都指挥使,本官将亲率大军,剿灭梁山贼寇!”

师爷听罢心领神会。

知州大人意欲亲征,以雪梁山泊战败之耻。

未加劝阻,而是郑重点头,迅速传令下去。/2^叭+墈·书/王′ +庚.辛!最-全-

随即,郓州厢军及县兵开始集结,很快凑齐三万兵力,浩浩荡荡南下奔赴郓城。

与此同时,郓州与济州两地纷纷动员,准备联手对梁山军展开攻势。

梁山军出征,五万大军攻破郓城,消息迅速传开,震动两州,引发无数议论。

“梁山军竟敢倾巢而出,兵力达五万之众?”

“何止是离开梁山泊,他们己经攻陷郓城,完全登陆了。

“天啊,梁山军不是至少需要几年才能训练出精锐吗?才短短几个月,他们就敢发动大规模进攻?”

“进攻倒也罢了,居然还攻破了郓城,这分明是要……”

“要什么?你知道他们的口号吗?‘赵宋无道,梁山伐宋’!”

“啧,这些梁山军也太狂妄了!”

“可不是嘛!大宋百万禁军和各地厢军,兵力强大,梁山军若是躲在梁山泊或许还能有所作为,如今未等力量充足就贸然行动,这不是自寻死路吗?”

“没错,区区两三个月,哪里能培养出真正的精兵?上了岸,必定会被大宋剿灭。

“也许是因为粮草耗尽,不得不冒进吧?”

“有道理。

梁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