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刻,苏长青种田的意义似乎升华了。`幻\想/姬_ _更+新_最?全!
之前只是为了他们自己家粮食能够提高产量,此时似乎是为了改善整个大夏百姓的生活。
苏长青明白谢临峰话里的意思,微微颔首,“如果是一村一地自然是可以的。”
“比如说在朝廷现有税收制度的情况下,提高亩产的产量,自然会增加百姓收入,让百姓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可如果大夏天下所有地方粮食产量全部提高,朝廷是不是就会提高征税的额度?”
“如果水涨船高,老百姓的粮食产量增加了,朝廷的税收额度也随之增加,那老百姓依然只能保持在温饱的状态。”
其实历朝历代皆是如此。税收是一个很奇妙的东西,它不仅是朝廷收入的来源,也是朝廷控制百姓的重要手段。
一般来说,很多朝代的税收的刻度恰好保持在能够保持老百姓解决温饱,不至于饿死的程度。
谢临峰挑眉看向苏长青,“你连这些都懂。”
苏长青,……
她干咳两声,“以前村里有个老学究,读了很多书,只是不会科举。”
“我喜欢给他送点吃的,他便喜欢给我讲故事。”
“这些事情都是从他故事里听到的。!l^a/o′k.a.n·s/h*u+.`c+o!m_”
苏长青也很无奈,这些知识并不是她愿意学,而是在他们制造出来的时候,就由某种编码植入他们的脑海中。
体能需要不断的训练,可这些知识的获得就要简单首接得多。
在他们制造的过程中,海量知识己经编织在他们脑海中,后续他们只需要训练如何使用和利用这些知识就可以。
谢临峰露出半信半疑的表情。
因为对于一个农村姑娘来说,他媳妇儿懂得的知识实在是太多了。
“对了,我答应三妹妹帮她出售绣品。”苏长青岔开话题,“顺便还得买点东西。”
“你找一个地方等我就好。”
“我也没有别的事,我随你一起去。”谢临峰说道。
苏长青觉得没有拒绝的理由,便与谢临峰一起去了绣楼。
绣楼的柜台娘子夸着苏长青带来的绣品长进很多,熟练的收了绣品,付了银子。
“娘的刺绣技艺精湛,你可以让娘来教三妹刺绣。”谢临峰建议道。
“这样可以吗?”苏长青挑眉看向谢临峰。
这个想法她也有过,只是不想给婆婆添麻烦。
“这有什么不可以的?”谢临峰说道。
“不过是让娘指点一下长乐刺绣的手艺而己,又不是什么为难的事情。`l~u¢o′q¨z,w_..c+o/m~”
“行,那我先回去问一下娘,看她是否同意。”苏长青稳妥地说道。
毕竟要麻烦乔氏,还是要先征求乔氏的意见。
她知道长乐定然是乐意的,如果她先说给长乐,结果事情没有办成,长乐会很失望。
从秀楼出来,苏长青又去成衣铺子买了一些适合春天做衣服的布料。
谢家的三个孩子有乔氏和李氏做衣服,买回布料就可以。
去年冬天,苏长青给三位妹妹买了成衣回去,长乐说下一次买布料就可以,她觉得自己可以为长萍和长安做衣服,没有必要买成衣。
成衣的价格自然要比布料贵得多。
这一次苏长青就都买了布料回去,让苏长乐试着做,也可以锻炼她的手艺。
置办好东西,苏长青便和谢临峰赶着骡车回了北安村。
晚饭后,苏长青便与乔氏说起了这件事情。
乔治笑的温柔,“这是好事啊,你让她来跟我学就可以。”
“虽然北安村和大王村离得不远,可她毕竟是一个小姑娘,一个人走这段路,是不是不安全?”
“娘,也不用她每日都来。”苏长青说道。
“我早上把她接来,跟你学习半日,下半晌的时候再把她送回去。”
乔氏觉得这样才稳妥,毕竟苏长乐年纪还小。
“这样也好,只是要辛苦你了。”
苏长青笑了笑,“走山路从这里到大王村不过是二里路,抬脚便到,没什么累的。”
“谢谢娘。”
乔氏温柔一笑,“自家人这么客气做什么?”
苏长青可以想象到苏长乐听到可以跟着乔氏学刺绣得高兴成什么样子。
翌日,苏长青去田里看了田地灌溉之后落水的情况,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