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家人坐在一起和和美美的吃一顿饺子。
老太太眼眶发红,抑制着不让眼泪掉下来。
过年的时候,老太太是想让谢二爷回来的。
可谢睿不允许谢二爷回来,再加上过年恰好是赌房生意最好的时候,离不开账房先生。
谢家一家团圆,只缺了二房父子俩,老太太心里伤心不己。
有老侯爷在那里站着,老太太也没有敢作妖,强忍着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身处北安村,谢家自然没有在侯府的时候礼尚往来那么多。
不过,谢临峰知道,他们要在北安村安置下来,少不了村里人的帮忙,倒是与吴江等人走动很频繁,也都有礼尚往来。
老侯爷也与里长,以及村里的一些族老们来往热络。
在人情世故方面,还是老侯爷和谢临峰看的更长远。
过了正月十五,村里人也陆陆续续开始做农活儿了。
其实,过年之后天气就迅速转暖,谢临峰和苏长青就在西院墙外面搭了一个棚子,准备去县城里买两头骡子。
既然要踏踏实实开始种田,这些干重活儿的大牲口是不能缺的。
谢三爷倒是完全收敛了其他不切实际的心思,与谢临峰一样,开始将去年冬天沤好的肥料均匀的撒在田地里。
沤好的肥均匀的撒到田地里之后,谢临峰和谢三爷一人赶着一头骡子,拉着耕犁,又将田地翻了一遍。
苏长青改进的耕犁在北安村己经推广开来。
因为他们下地早,有更多的百姓来观摩,试用耕犁。
谢三爷都没什么做活儿的机会,在村民们试耕犁的过程中己经将二十亩田耕的差不多了。
“这个耕犁好啊!”
“轻巧,入土还深。”
“在哪里买的?”
一整日下来,谢三爷回答了无数遍这个问题,后来,谢三爷觉得越来越骄傲。
没有人是不喜欢被别人重视和欣赏的。
“长青,应该给他们收点询问费。”谢三爷对苏长青笑着道。
“好啊,”苏长青愉快的回应,“只要三叔有本事要到,收入都算你的。”
谢三叔哈哈一笑,“乡里乡亲的,要什么询问费,问那老木匠抽点红利才是正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