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
理智上说,云锦知道,自己不应该相信任何人。但从感情上,云锦愿意去相信,世界上,还是好人多。
咬了一口,馒头,冷冷的,硬硬的,粗糙的口感混合着甜甜的味道。
“谢谢大婶。”
“闺女,你有没有落脚的地方?”大婶又问。
云锦愣了愣,缓缓地摇了摇头。
“你一个姑娘家,单身在外头,爹娘怎么放心的下呦。”
听她说起爹娘,云锦不由得垂下头,好一会儿,才说:“不碍的。我就在街角这里窝着。等找到活计就好了。”
“这可不使得。入了夜,天冷。何况看天色,可能会下雨呢。”中年妇女看着云锦,皱着眉头:“你的衣裳这样单薄,着凉了可是要生病的。要不,你跟我家去吧。
我夫家姓杨,娘家姓王,人人都叫我王婶。我的闺女在城东吴员外家做工,等明儿她回来了,我让她带着你到吴员外家去。吴员外家可富贵了,扫洒的丫头一个月也有三百文钱……”
云锦笑,听着王婶的唠唠叨叨:“王婶,这太麻烦了。”
“不麻烦。闺女长得好,我一见就喜欢。”
能够在望湖城有一处落脚之地,喝上一口热水,吃上一口热饭,对疲惫不堪的云锦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可是这王婶的热情,又让云锦犹疑,毕竟她们素不相识。为了保护自己,云锦并未对她说实话。谁又能保证,王婶说的一定就是真?
云锦的感激之中,始终是带着警惕。
王婶的家,在一条小巷子里。
木门并未刷漆,也没有上过桐油,门上贴着门神。
推门而入,小院并不大,被一堆摊开着晾晒的玉米占去了大半,靠墙的另一边,摆放着石磨。
“娘,您回来了。”一个小媳妇迎了过来,她的双手湿漉漉的,抹了抹围裙,然后接过王婶手里的竹篮子,又扭头对着正面的屋里喊了声:“爹,大郎,娘赶集回来了。”
“娘,这姑娘是?”
小媳妇瞅了瞅跟在王婶身后的云锦,压低声音问道。
正在这时,屋子里走出了一位老汉。王婶见了,急忙拉着云锦上前,说道:“云姑,这是我家老头子。”又伸手指了指小媳妇:“那个是我家大郎媳妇。”
老头板着脸,眼色阴沉。王婶仿佛没有注意,仍旧滔滔不绝地说着:“老头子,她叫云姑。初到城里,我收留她住着,等过两天就到吴员外家做工。”
云锦给老汉行礼:“老伯好。”
“不知道底细的人,你也敢往家里领?”
老汉的声音不加掩饰,云锦也听得清清楚楚。
王婶有些尴尬,将老汉拉到一边:“二郎老大不小了,一直没相中媳妇。你看这闺女,长得又好,年纪也合适,跟咱们家二郎挺般配。她家里穷,想来帮衬几两银子就完了,可省下一大笔彩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