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后三国之曹魏的棋局 > 第213章 中原震动

第213章 中原震动

绣堆叠的卧榻上,额头上敷着一块己经温热的湿巾。蜡黄的脸上布满皱纹,嘴唇干裂得起了皮。身上的锦被裹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一双枯瘦如柴的手。

"王公,司马师派来的使者还在前厅等着..."长史跪在榻前,声音压得极低,"说是要商议出兵之事..."

王昶突然剧烈咳嗽起来,整张脸涨得通红,脖颈上的青筋根根暴起。侍从连忙捧来鎏金痰盂,他"哇"地吐出一口带着血丝的浓痰,胸口剧烈起伏着。

"老夫...病重..."他气若游丝地说道,声音嘶哑得几乎听不清,"一切事务...交由你...暂代..."

(王昶内心独白:司马家的小子想拉老夫下水?做梦!这些年轻人争权夺势,老夫才不趟这浑水...)

长史偷偷抬眼,看见王昶浑浊的眼珠微微转动,立即会意:"下官明白,这就去回复使者,说大人病重不能见客。"

待长史退出房间,脚步声渐渐远去,王昶突然精神一振。他一把扯下额头上的湿巾,掀开锦被,动作利落地从枕下摸出一卷竹简。

(王昶内心独白:总算打发走了,耽误老夫看书!)

他舒舒服服地靠在软枕上,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烛光下,他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哪还有半点病容。偶尔读到精彩处,还会发出几声轻笑,完全不像个垂死之人。

窗外,司马师的使者正在焦急地踱步。而屋内,王昶己经翻到了竹简的最后一卷,正意犹未尽地咂着嘴,盘算着明天要换哪本书来"养病"。

徐州·泗水岸边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掠过河岸,卷起郭淮猩红色的战袍。他如雕塑般伫立在高岗上,花白的胡须在风中颤动,布满皱纹的眼角微微眯起,凝视着河面上正在渡江的大军。

初冬的阳光苍白无力地洒在河面上,映照着密密麻麻的战船。士兵们的铁甲反射着冷冽的寒光,战马不安地嘶鸣着,马蹄踏在船板上发出沉闷的咚咚声。河风裹挟着水汽扑面而来,郭淮却纹丝不动,仿佛感受不到刺骨的寒意。

(郭淮内心独白:三十年前司马公提拔我时,也是这样一个寒冷的冬日...)

副将王党快步走来,甲胄随着步伐发出清脆的碰撞声。他在郭淮身后三步处站定,抱拳行礼:"主公,前锋己渡过淮河,正在北岸列阵。"

郭淮没有回头,只是微微颔首:"传令下去,全军集结,备足十日粮草。"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像钝刀刮过粗糙的树皮。

王党犹豫了一下,上前半步低声道:"主公,要不要留些兵力防备青州?胡遵那边..."

"胡遵?"郭淮突然冷笑一声,脸上的皱纹挤出一道道深刻的沟壑,"那个见风使舵的墙头草,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动!"他猛地转身,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当年在陇西时,他就只会躲在后面捡便宜!"

(郭淮内心独白:司马公在天之灵看着呢,我郭伯济岂是忘恩负义之人?)

王党被这突如其来的怒气震住,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河对岸传来整齐的号子声,又一批战船靠岸,重甲步兵列队下船,铁靴踏在冻土上发出整齐的闷响。

郭淮的目光越过河面,望向西北方向。那里是洛阳,是司马氏经营多年的根基所在。他布满老茧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腰间的剑柄,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王党。”郭淮突然开口,"你跟我多少年了?"

"回主公,末将跟随主公己十二年有余。"王浑恭敬地回答。

郭淮点点头,脸上的怒意渐渐平息:"十二年前,是谁把你从一个小小的屯长提拔到今日之位?"

王党立即单膝跪地:"是主公栽培之恩!"

"起来吧。"郭淮伸手虚扶,"传令全军,明日卯时开拔,首奔洛阳。"他顿了顿,声音突然低沉,"告诉将士们,此战若胜,我亲自为他们向朝廷请功。"

(郭淮内心独白:曹璟小儿,就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真正的沙场老将!)

王党领命而去。郭淮再次转身面向河面,看着源源不断渡河的军队。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士兵们的呼喝声此起彼伏。他深吸一口气,冰冷的空气灌入肺中,却让他感到一阵久违的热血沸腾。

远处,一只孤鹰在灰蒙蒙的天空中盘旋,发出凄厉的鸣叫。郭淮仰头望了一眼,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他整了整战袍,大步走向己经备好的战马。

青州·密室

烛火在昏暗的室内摇曳,将胡遵那张布满疤痕的脸映照得忽明忽暗。他粗糙的手指捏着那封密信的一角,缓缓凑近跳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