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李姐,有件事,需要你动用你的人脉。”
“周大师,你欠我的人情,该还了。”
一个个曾经在乐坛呼风唤雨,如今或隐退、或半雪藏的名字,被他从记忆深处重新唤醒。
这些人,要么曾受过他的大恩,要么被他死死攥着足以毁灭前程的把柄。
他们是他沉寂已久的暗棋,是他复仇最后的刀刃。很快,几个身影出现在他办公室。
曾经的情歌天王赵天王,眼神浑浊,却掩不住一丝对过往辉煌的贪婪。
曾经的实力天后李姐,保养得宜的脸上刻着精明与审慎,打量着王建国。
还有几位顶级的词曲作者,他们的作品曾定义一个时代,如今却被苛刻的合约捆绑,神色间难掩落魄与不甘,以及一丝被压抑许久的野望。
王建国扫视着眼前这群神色各异,但眼中都潜藏着某种渴望的人,声音沙哑,带着一种冰冷的、近乎癫狂的决绝。
“我要你们,拿出压箱底的东西。从现在开始,每周一首,给我狙击张野!狙击黑火!”
他猛地一拍桌子,厚重的桌面发出一声闷响,摆件随之跳动。他眼中是近乎嗜血的疯狂:“我要让整个网络看看,谁才是真正能写出传世之作的人!我要让那些跟风的墙头草明白,这个圈子,还轮不到一个毛头小子说了算!”他承诺动用自己最后的所有人脉和资源,为他们造势,为他们铺平重回巅峰的路。
“我要制造一场‘诸神黄昏’!把那个张野,连同我创建的那套颜值流量玩法,彻底碾碎!我要亲手终结这个被流量绑架的时代!就算拉着这帮乐坛的废物一起陪葬,也在所不惜!”赵天王浑浊的眼中猛地爆出精光,仿佛溺水者抓住了救命稻草,看到了重回镁光灯下的可能。
其他人也各怀心思,但王建国这种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以及那难以拒绝的诱惑,让他们选择了沉默——这沉默,便是默认。
王建国从厚厚的文件夹中抽出一份边缘泛黄、显然有些年头的乐谱。
“赵天王,你先来。”
“这首《昨日重现》,当年你嫌调子太悲,不肯唱。”他的语气带着几分嘲弄,又有着掌控一切的自负。“现在,是时候让它见见光了。”
《昨日重现》。
一首旋律哀婉缠绵,对演唱技巧要求极高,字里行间充斥着对逝去黄金时代无限追忆与伤感的顶级情歌。
这是王建国精心挑选,射向张野的第一发复仇的重炮。
与此同时,一些与新启点或这些老牌艺人关系密切的“资深”乐评人,开始在社交媒体和专栏上,用一种貌似“客观中立”的口吻发声。
他们先是肯定《星辰大海》的成功,赞扬其市场影响力,随即话锋一转,不着痕迹地强调其“流行有余,底蕴不足”。
“不可否认,《星辰大海》是现象级的商业作品,但若与黄金年代那些沉淀下来、能穿越时间长河的经典相比,似乎还少了些岁月的醇厚与嚼劲。”
“年轻人的锐气值得肯定,但音乐的厚度,终究需要时间的淬炼和生活的沉淀来赋予。”
“听到这首歌,竟有些恍惚,不禁让人怀念起那个好歌井喷,单凭声音和旋律就能直击灵魂的年代。”
字里行间,弥漫着对往昔的追忆,以及对当下流行的一种居高临下的“惋惜”与审视。
黑火酒吧内。
张野指尖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系统后台监测到的舆情数据曲线,出现了一个极其微小、却清晰可见的波动。尽管整体数据依旧如火箭般蹿升,但那细微的滞涩感,如同平静海面下悄然涌动的暗流,瞒不过他敏锐的感知。
他注意到了那些零星出现、却精准指向某些软肋的质疑评论,以及那几位德高望重、“忧心忡忡”的“老前辈”乐评人的文章。
一种熟悉的味道。
捧杀,然后引爆。
老套,但有效。
他唇角逸出一声几不可闻的冷哂,眼神却陡然锐利如鹰隼。
看来,有人坐不住,开始狗急跳墙了。
“赵哥,让大家最近都警醒点,尤其盯着网上的风向,别让人带了节奏。”张野放下手机,语气平静得像在讨论今晚的夜宵。
赵一明愣了一下,旋即看到张野那平静下暗藏的锋芒,立刻明白了什么,脸色凝重地点头。“放心,交给我。”
没过多久,何苗苗的加密电话打了进来,声音里没了平日的娇蛮,透着一股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