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哟,这孩子。
一大早的问这个……
何娇娇哭笑不得,伸手点了一下苏茵茵的鼻头。
“小七你放心好了,大哥我的小金库都给你大嫂存着。产业也都会给你大嫂交底的!”苏大哥在一边笑呵呵的保证。
苏茵茵给了他一个很上道的眼神。
夫妻么,要的就是这个信任。
大嫂的为人和性情她知道的很。
做姑娘时就不愿意将就,既是亲自看中了大哥的,定是要和大哥好好过日子的。
大哥的财富产业肯定比大嫂强的多,但夫妻一体,大哥和大嫂早日交代了对夫妻感情有益处。
苏茵茵的确不会担心大嫂会是贪财之人,她只是觉得夫妻需要彼此信任。
有了大哥这句话,她知道自己是多虑了。
不过,大嫂听了夫君和小姑子的话,心里更熨帖,更有归属感了。
新媳妇怕什么?
就怕婆家人当她们是外人一般,当贼一般防着。
小姑子在她新婚第一日大早上就和她说这样敏感的话题,分明就是对她的信任。
丈夫的那些话更是为了让她安心。
何娇娇眉目含笑的看了一眼小姑子,又看向了丈夫。
眼神又柔又软,差点没将苏大哥给看酥了去……
苏茵茵也跟着眉开眼笑,大哥和大嫂修成正果,接下来就是二哥啦。
好期待谢姐姐早日进门,和二哥蜜蜜甜甜,你侬我侬呀……
晨光大亮时,苏家人都起来了。
得知新娘子还是做了早食的,苏家人也一样高兴,知道这是新娘子将他们放在心上的,是当一家人来看了。
等新娘子给长辈敬茶之后,一家人就热热闹闹吃着新娘子夫妻做的早食来。
吃完早食本家的女性长辈们会来苏家大宅,还有一个新娘子认亲的流程。
等流程都走完了后,苏家男人们都各自做各自的事去了。
几位婶子们也招呼一声,各自去忙了。
大嫂也是读书识字的,学问也挺好,苏茵茵见她闲不住,就建议她跟着阿娘一起教家里的孩子读书。
大嫂果然感兴趣,愿意跟着阿娘后面学当女夫子。
苏茵茵的小嘴巴有时候还真的像是开过光似得。
她这边刚建议自家大嫂跟着阿娘教自家孩子们读书识字,没几日苏村正就带着村里耆老和苏家族长找了过来。
就是想苏家庄办自己的村塾,请苏阿娘去当先生的。
苏家庄算是大村,而且开了村塾后,周围临近的村庄也会有人将家里的孩子送过来读书,所以一个两个先生肯定是不够的。
除了请苏阿娘当先生,还得多请几位先生。
毕竟读书除了科考,像是算数,绘画,书法等这些最好也要一起学着。
有条件的话,君子六艺都得学才好,基础打牢牢的,总有好处不是。
苏阿娘当然是一口答应了。
苏家庄能办自己的村塾多好的大事!
正好大嫂丹青和书法都不错,她也成了村塾的先生了。
再就是花大价钱去请几位举人老爷来当村塾的先生。
之前么,村民们兜里干净,如今家家户户都过的不错,束脩什么的也不吃力了。
能请到举人老爷当村塾的先生,大家都很愿意出钱的。
于是,何娇娇嫁到苏家没几日就有了自己的事业。
还是当村塾先生,教书育人这样的清贵事业。
何师爷夫妻得知之后,高兴的什么似得,夫妻两人眉开眼笑了好几日。
对于宠爱的幺女这门亲事更满意的不行,何夫人逢人就夸老苏家好,夸小女婿好,炫耀自家幺女掉到蜜罐里去了……
惹的不少夫人们羡慕,不少夫人眼睛都盯在了老苏家,毕竟老苏家还有一堆没成年的小郎和小娘子呢!
苏家两个大事都办完了后,省城秦家又来人了。
且,,这回来的,竟是那秦家三少爷。
还是他亲自来了苏家庄的苏家大宅,即是苏茵茵家新宅。
只是他来苏家庄摸到苏家大宅门的这日,苏家诸人都不在家。
都各自做各自的事去了。
即便是苏大伯和苏阿爹己经是官身了,只要官家那边没有任务下发,他们依然过着之前那般勤劳的日子。
秦家三少爷坐着马车停在苏家大宅门口,他身边的长随小五就去找了村民打听。
既是找苏家二房的,那村民就去月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