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姐夫,大哥何时回来与我们说话呀?
自从那日与爹闹了事,就再未到坤宁宫来。”
亲哥哥和亲爹的事,朱静娴还是很担心的,这几日姐夫不在,大哥也不在,一家人聚在娘这里吃饭都不香了。
看到朱静娴一脸期盼的模样,家中的这份和谐和宁静被打破,看来老朱家的孩子们也都很是难受。
胡翊便摸了摸朱静娴的头:
“三妹放心,姐夫这就要把你大哥拉回来呢。”
“真的吗?”
“姐夫,你要是把大哥劝回来,娴儿偷偷送你一个礼物,我们拉钩。”
胡翊笑着伸出手去。
“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
“嗯,现在钩也拉了,三妹是不是该告诉姐夫,你为我准备的礼物是什么呢?”
“姐夫把大哥劝回来了,娴儿就告诉你,姐夫,你要加把劲哦!”
朱静娴冲姐夫眨了一下眼睛,便跑开了。
看到李妃娘娘一时半会儿还走不了,胡翊待在这儿也不自在,就打了声招呼,带上胡令仪往李贞的小院儿里走。
“喂,大明战神,快过来和姑姑玩。”
胡翊平时嘴里老不闲着,私底下一口一个大明战神、大明战神的叫着,弄得胡令仪也知道了李景隆的这个绰号。
如今的李景隆已经是个好动的胖孩子了,三岁的他胖嘟嘟,要么在地上爬来爬去,要么就一路傻跑,然后对人使出一招“蛮牛冲撞”。
不过现在的胡令仪真就有成为大姐大的气质,在宫里上了一年学,她也时常与这些玩伴们在一起玩。
在同龄人之中,她的辈分是最大的,朱橚比较柔和,朱桢、朱檀因为崇拜胡翊这个姐夫的关系,也就顺便对于胡令仪这个“姐夫的亲妹妹”言听计从。
李景隆过来玩的时候,就老是跟在他们屁股后头当小跟班。
再加上胡令仪现在长大了些,也变凶了不少,李景隆只要敢冲上来使出那招“蛮牛冲撞”,胡令仪就真敢把他一脚放倒,然后狠狠地扇他屁股。
看到两个孩子玩闹在一起,李贞从院儿里出来:
“是翊儿啊,哎呦,小令仪也来了,快进来坐。”
两个小孩子玩的不亦乐乎,就只有胡翊一人进院。
李贞不知道从哪里搞来些竹子,在尝试着自己编竹筛子。
他的院子里已经放着两把编好的竹耙,看来最近沉浸在此道之中,还挺痴迷。
胡翊便好奇地问道:
“姑父近来怎么喜欢上编这些东西了?”
李贞便笑着道:
“犹记得在我小时候,曾祖、祖父都靠编织竹具这门手艺过活,这不是人老了念旧,梦又多。
我总是梦到这些老人在编制,想起过往,就琢磨着自己也编一编,倒还挺有意思。”
胡翊点点头。
李贞也是出于好奇,问了胡翊一个问题:
“翊儿,为何令仪总是管景隆叫大明战神啊?如此名号,他一个小顽童如同能够担得起?”
李贞感到很奇怪,不免开口又说道:
“我听说这名号还是打从你嘴里叫出来的,现在朱樉、朱棡、朱棣他们这几个混小子也都跟着叫上了,只是叫的我这个老人家面皮红啊,这么重的名号,景隆这孩子哪儿能当得起呢?”
胡翊猛然间被问到这话,也是愣了愣神。
李贞、李文忠哪里知道大明战神的含意?
第一代大明战神李景隆,第二代朱祁镇,这对卧龙凤雏也是世所罕见。
这是个十足的贬义词,只不过现在这些事儿还没有发生,李贞才认为这是一种过誉的夸奖,令他们李家担当不起。
这话问的胡翊猝不及防,他可是绞尽脑汁,最后才找到个说辞,开口解释道:
“姑父,李家这一门都是将帅之才,姑父百战百胜,保儿哥如今更是如天神下凡,为何不能称之为战神呢?
我是想啊,一门两代战神,怎么就不能凑三代?给这小子起了个大明战神的诨号,倒也是希望他将来能够有出息,继承姑父和保儿哥的本领,将来好为大明出力。”
这个解释就总算是理顺了。
听到这个解释,原来是胡翊望侄儿成龙啊。
李贞便也笑得合不拢嘴道:
“原来是这重寓意啊,你要是这么说,倒还不错,只是日常玩笑叫一叫就好,万一传出去,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