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驸马,还请恕罪。”
“哪里哪里。”
胡翊面带笑容,心里美滋滋的。
看来,周观政还真是个正直之人。
既然他是对事不对人,那就没必要再记他的仇了。
也就借着周观政的话茬,胡翊开口陈奏道:
“陛下,臣本想等此事再发酵几日,然后上奏。
既然周御史今日提起这事,臣就借着这个机会,请陛下派人彻查医士家属行贿一案。”
朱元璋点着头道:
“准奏。
着刑部勤查此事,朕令太子亲自督办。”
明知道刑部尚书是浙东党羽,朱元璋不放心周桢查办此案,立即点了朱标负责。
便在此时,胡翊再度出列道:
“陛下,臣执掌太医院,也有太医院贪腐事陈奏。”
说罢,胡翊递上奏折,开口简明扼要,朗声道:
“臣先参太医院右院判徐彦纯,他手下擢升之医士,几乎不通药理。
医士堂有律,学满三年,且考核过关,方可为医士。
今有医士徐天通、傅京、陈开和等人,一年时间不到,便从医徒转为医士,几乎不通医药。
臣请陛下严查此事。”
朱元璋点着头道:
“准,先革去徐彦纯右院判之职,拿在监中,朕叫刑部严查。”
胡翊又道:
“臣再参太医院使戴原礼。
太医院现有御医132名,其中祝由科每月仅6-7名病例,却有11名太医院坐诊。
骨科更甚,每月仅5名病例,一人足以坐诊,却有13名太医在此。
太医院冗官至此,戴原礼有包庇、纵容、知情不举之罪,他管理太医院过于懒散、失察。
大量太医,每日拿着朝廷俸禄,下棋、闲聊,占着位子不做事,又致使底下有才学的医士们得不到晋升。
臣请陛下传旨,肃清此等不正之风,彻查戴原礼!”
这戴原礼,今日本就在朝堂上。
看到胡翊出列参奏,已经吓得一激灵。
一听到他参奏起了自己,当场吓得跪到在地上。
朱元璋听罢奏事,怒斥道:
“狗官!
戴原礼何在?”
“臣在。”
戴原礼答应的声音里,几乎已经带上了哭腔。
“尔可知罪?”
“臣……臣知罪。”
胡翊说的这些事,随时可查,逃是逃不掉的。
戴原礼才刚说出此话,悄悄抬起头,正对上朱元璋那杀气腾腾的二目。
还不等朱元璋开口发落,那摄人的帝王杀气,已经将他吓得昏死过去了。
“革职,羁押刑部大牢,等候新账旧账一起算。”
见这二人都被扳倒,胡翊当场启奏道:
“臣请左院判张景岳,暂代院使一职,主持太医院日常事务。”
“准,暂代就不必了,直接命他执掌吧。”
不久后,胡翊带着旨意,降临太医院。
“张景岳,你去将所有在院的太医、御医们都招来。”
胡翊就坐在衙署等人,沏了壶龙井,坐下来慢慢喝。
很快,100多名太医们,连带着7名御医都来了。
看到张景岳回来了,胡翊便问道:
“那么多的御医,今日怎么才来了7名?剩下的人呢?”
张景岳回复道:
“他们身体不太好,资历也高,恐怕得驸马爷您亲自去请了。”
胡翊坐在上面冷笑道:
“本驸马没空,张景岳,你再去请。
这次带上陛下晋升你为太医院院使的圣旨,看他们来不来。”
说罢,胡翊取出圣旨,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立即宣旨。
听到这个消息之时,这些太医、御医们心中都为之一震!
张院判做了院使,那原来的院判戴原礼到哪里去了?
胡翊只让那些人在私底下胡思乱想,却并未细说。
这些人里面,许多都是戴原礼和徐彦纯的嫡系,一个个开始心里头发毛,焦躁不安起来。
张景岳拿上陛下圣旨,再去请那些御医们。
这19名御医们就全都到了。
看着这些人,今日胡翊只为汪御医他们几个设了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