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封侯拜相 > 第93章 丞相来了也得碰一嘴灰

第93章 丞相来了也得碰一嘴灰

“这几日皇后娘娘的身子越发沉重,丞相也知道下官我通些医术,恐怕分不开身啊。”

婉拒后,胡翊也说起了客套话:

“丞相乃是我大明首功之臣,能给我这个亲近您的机会,下官真是求之不得,可是宫中事紧着呢,我实在不好和陛下、娘娘告假,更怕长公主会有不悦之处。”

李善长一看劝不动了,只好点着头道:

“无妨,无妨啊。”

“贤侄所虑俱是为国为民的,娘娘凤体安康,那也是咱们这些臣子和百姓们的福气,此事就容后再提,倒是本相冒昧了。”

送走了李善长,看着此人的背影,胡翊知道这人算是得罪下了。

李善长是典型的有能力、有本事,但是气量异常狭小之人。

可是这样的人,胡翊也必须要得罪。

毕竟他现在的身份不同了。

长公主的夫婿,这便是皇亲外戚,朱元璋要他入主东宫,又给他这样大的权柄,就连东宫之中都搞了一个类似于检校的承晖司,也叫他执掌。

这其实很能说明问题,朱元璋要他偏向的是皇权。

为皇权做事,而非加入淮西功臣、或者浙东文臣们其中任何一方。

手掌着权柄,还与他人走的过于亲近,便有结党之嫌,这便是取死之道!

朱元璋要给胡翊权柄,胡翊没办法推辞,推辞了也没有用。

那便只有接过权柄,做好份内的事了。

与其得罪皇帝,倒不如得罪大臣们,反正朱元璋叫他干的就是个得罪人的事,掌着情报部门哪里能不引来百官们的怨恨呢?

胡翊还是很清醒的,朱元璋这样的皇帝才是大明之主,那就顺着皇帝的意思做事,身为皇亲只要他不触怒皇帝,便有人保着。

说起来,也就是大明现在刚开国,军权还在皇帝手里,自然是皇帝说了算。

这要是等到土木堡之后,文官们掌了兵权,架空了皇帝,那时候还敢替皇帝做事的人,便一定是下场极为凄惨的了。

将李善长送走后,胡翊终于有空忙自己的事了。

这几日时间,胡翊去了一趟工部,拿了几份酿制蒸馏酒的草图展开研究。

现如今的蒸馏酒已经发展的很迅猛,元朝甚至能酿造出近60度的烈酒。

酒精度只要超过50度,便已经具备一些杀菌功效,像75%浓度的酒精杀菌功效是最好的。

但是纯粹酒精的蒸馏和提取实在是太难了,胡翊现在想了一个难度相对较低一点的法子,就是制作出烈酒,然后反复蒸馏提纯,使酒精浓度接近70度,如此一来效果也不会差。

使用这个方法蒸馏出来的酒精,其实严格来说应该称之为“超高浓度烈酒”更合适些,与酒精的区别大概就在于酒精度略微会低那么几度。

然后这样的丐版酒精,会稍微有一些杂质。

当然,这些都可以忽略,最重要的是制作成本会更加低廉,拥有可持续性和大批量制造的可能,才是当前最需要的基础。

与直接将大蒜素往伤口上涂抹,或是拿红烙铁直接烫焦伤口对比,这样的丐版酒精里面虽有一点杂质,其实也就无关紧要了。

至于进一步提取纯酒精,那就是后面的事了,现在不作考虑。

胡翊的设想很丰满,但是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工部造出来的酿酒器,普遍只能酿出来二三十度的米酒,蒸馏白酒的度数也不算高。

按照胡翊以前喝酒的经验来看,大致也就是40度上下,其实差的还很远。

工部的人去搜罗高浓度酿酒器需要时间,胡翊便拿着这些草图开始琢磨,看看能否通过改良进一步达到提升酒精度的目的。

这些事情显然不是一两天时间就能做到的。

与此同时,太子庄的秋收也开始了,不止是收成要管,那些佃户们的赋税也要收缴了,一忙起来事可就多了。

而在胡翊展现出理政的天赋后,朱标更加是顺理成章的将他调到文华殿。

一个人实习理政是理,两个人一块儿学习也是理,外加上宋濂在旁边帮衬,大家一起学习。

这样既培养了太子,也培养了胡翊。

朱元璋也乐意这么干,尤其是在胡翊发现归德府的事情之后,他也愿意让胡翊多参与一些这方面的事。

同时,这些事情也给身为皇帝的朱元璋提了个醒——对百姓好归好,却也要避免被人蒙蔽,防止有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