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封侯拜相 > 第88章 朝着封爵进发

第88章 朝着封爵进发

大概是想老兄弟们了,吃过饭后,朱元璋将故去的将领们遗像拿出来,挨个看了一遍。

而后对黄琛说道,“你父当初为了救咱而死,咱就把女儿许配给你,你在淮安要踏实做事,日后咱要大修中都,你替咱保着中都。”

说罢了黄琛,朱元璋此时又用略显复杂的眼神看向胡翊。

然后才说道,“明年北伐你跟着去,你的功劳还不够。”

功劳还不够?

这次跟着李文忠北伐,目的就是为了让胡翊能够配得上长公主的身份,目的不是都已经达成了吗?

怎么就又不够了?

看到胡翊疑惑的表情,朱元璋此时正色道:

“朝堂上的臣子们,都是跟咱平辈的,有几个跟标儿是一辈的?”

朱元璋竖起手指头盘算着道,“保儿算一个,文英算一下,文辉、司马他们是大老粗,只会带兵,标儿身边得有几个知根知底能信得过的人,你以为你的功劳这就够了?”

胡翊好像明白了,朱元璋是打算把他往李文忠那个层次上推。

这是得多信任自己?

说到了此处,朱元璋又叹了口气道:

“本该现在就把你派到军中去,也是你岳母要生了,需要照养着。”

“自你回来后,保儿那里告急,伯仁那里告急,天德那里也告急,邓愈和文英在福建的那一路也想调你去呢,你现在是块香饽饽,都要抢着你。”

胡翊问道,“岳丈,难道是因为伤兵的事?”

朱元璋点着头道,“你造出来那个大蒜素有用处,只是你在军中,军中的伤愈能提到近七成,你不在就只有五成,有些时候五成还不到,这多出来的两成着实不小呢。”

李贞也点着头,给胡翊算了一笔账:

“若是天德打一次大仗,堆积下来两万伤卒,你不在军中便只能救治一半,伤亡还是过万,你在军中便能救活一万四千,伤亡就只有六千。”

“这只是粗略的估算,你需要知道前线兵源不足,就要从各州府抽调,多抽调这四千人,就有四千个小家失去壮劳力,这四千人沿途要吃掉许多口粮,又要重新操练至少一个多月,新兵们又不如老兵会杀敌,阵亡又是最多的,完了朝廷还要给抚恤,把这些都相加起来,保儿军中、天德军中、伯仁军中,还有邓友德军中…死的人就越发多了。”

李贞说的很具体,胡翊也知道事实确实如此。

朱元璋就说道,“你还得把你那一肚子的货倒出来些,教授些徒弟,驱逐残元不可能一战而定,往后还要用兵,几路大军都要兼顾,咱会医术的女婿又只有你一个。”

朱元璋把话说到这里了,七岁的朱橚立即附和道:

“爹,我也要跟大姐夫学医术。”

“去去去,你会学什么医!”

朱元璋并未把朱橚的话当真,可是胡翊却知道,将来的朱橚却是个有济世心怀之人。

朱橚既有才情,通诗文、喜藏书,保留下来大量的文学典籍。

又编纂《济世方》和《救荒本草》,大大普及和推动了中医知识理论体系化。

胡翊立即就说道,“岳父,我觉得橚弟的性子适合学些医,将来既能文武双全,又能通晓些医术救治众生,于民是一件好事,于他自己也可以落得些清名。”

听了胡翊的话,朱元璋仔细把朱橚抱起来打量着,看了半天最后评价道:

“咱就看这小子一身的调皮捣蛋,没看出来有啥才学,不过你愿意教,没事了教教也好。”

随即,朱元璋又问他其他几个儿子们道:

“你们还有谁愿意跟着他学医的?”

朱樉、朱棡立即大摇其头,朱棣也说道:

“爹,我们要学马上打仗,男儿何不带吴钩,要吴钩不要医书。”

朱标说道,“儿子倒是想学,实在分不开身。”

朱元璋就点头道,“你这就去晓谕中书省,叫他们把胡翊这个大蒜素的制法印成册,在咱大明的州府县乡传颂,百姓们需要这味奇药救命,也要为你姐夫扬一扬他的功绩。”

胡翊立即又自谦起来了,“岳父,扬名的事就算了,能造福百姓就好。”

朱元璋直接瞪了胡翊一眼道,“不扬名,哪来的功劳?”

“咱不止要给你扬名,也要把大蒜素推到民间去,百姓们受了益,自然就会多种大蒜,大蒜种的多了才供得起大蒜素不是?”

胡翊立即点着头,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