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继室当道 > 第三百章 离开肃州

第三百章 离开肃州

第三百章:离开肃州

返回书房后的阎辰,又写了一封信后,就把夏末找了过来,让夏末再去官驿把信寄回了盛京城。?·白§D马D_#书μ&院}\ ?ˉ?更¢;新#`{最-¨快1t

看见夏末走了后,阎辰的眼里露出了温柔的笑容。

“莫言,让你无名无分的跟了我这么久,真的太委屈你了。

你放心,我纳兰辰如今所有的荣光都因你而来,我必然会用最周全的方式,让你成为我真正的妻子!”

时间过得很快,肃州农耕,打井,夏收小麦,秋收稻谷,最后这一年一晃又到了年底。

在这一年的大朝会上,肃州的奏报,再一次震惊了朝堂。

不止产粮比之去岁又多了一倍,就连商贸税收也更上一层楼。

如今肃州的财政,比阎辰刚去肃州时,已经发烧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州兵也在阎辰上了折子,以散州三千,直隶州应有五千为由,让建元帝又批了两千的州兵。

并且还是由肃州城自主招收的兵员,大多都是当地的百姓为主。

这样他们在没有防务以及剿匪等用兵时期,可以参与到当地的农耕当中。

这是阎辰自己想法,这三年任期里,也证明了他的这个军民互惠互利的方式,也十分成功。.t?a-k/a`n*s*h?u~.?c′o.m′

至于与其他各州的商贸,阎辰专门成立了集散地,让农民可以除了粮食之外还能有额外的收入。

而且在平粮价,正商贾上都做了严格透明的规定。

还让衙门设立了一个司商的职位,专门处理商贸上的纠纷。

这一年里,阎辰还大力发展肃州文学,把肃州城从三岁启蒙的小儿,到即使耄耋之年依然想要参加科考之人全都着急起来。

并成立了肃州学院,除了让已经是秀才公的人给童生讲八股,策论,他还自己每月去一次,跟这些学子们讨论文章,把学以载道,和为官应以民为本等道理,一一作了传授。

这一年,肃州有三十二人参加童生试,有二十八人取得了秀才的功名。

还有三十八名秀才参加了秋闱,令人十分惊喜的是,共有二十五名秀才中了举人。

这一政绩,也被写入了肃州年终奏报上,这一份成绩,着实亮瞎了朝堂上那些不服气之人的眼睛。

建元帝龙颜大悦,立即颁下圣旨,擢升阎辰为户部暂代右侍郎,从三品。

待年终考绩通过后,正三品位。{?^0÷?0·?小]%说ˉ?网? μ无±¨?错\}£内_?{容?

同时也正式封阎辰为肃州伯,以此来告诉天下人,阎辰在肃州的卓越政绩。

阎辰接到圣旨后,亲自向建元帝请旨,擢升周同知为肃州知州,沙县县令晋升为肃州通判。

对于曹主簿,阎辰决定带着他一同离开肃州城,作为他仕途上的左膀右臂,成为他的属官。

当周同知,沙县县令,还有曹主簿听到这个结果时,每一个人全都露出了惊喜的笑容。

因为如今的肃州,早已不是三年前的肃州了,而沙县县令还有周大人,都是阎辰一手带出来的良将。

他们熟悉肃州的吏治,可以把阎辰的政策一直延续下去,只有曹主簿,他能一跃成为三品户部侍郎的属官,大出所有人意料之外。

那些人在阎辰离开之前,全都狠狠的宰了曹主簿一顿,让他着实大出血了一次。

不过曹主簿二话没说,被宰得相当愉悦。

圣旨下来的半月后,阎辰带着所有人,乘着官轿正式离开肃州府。

这一日,肃州城外,人山人海,百姓们都不舍得这个年轻好看的大人离开肃州。

有人还未阎辰送来了万民伞,不过让阎辰提前知道了消息后,派人跟百姓们说了,他能来肃州都是陛下慧眼识人,这万民伞应该送给英明神武的圣天子。

百姓们对阎辰的话,已经到了盲目信任的地步,于是连夜赶工,为建元帝熬夜绣出了一副万民伞。

就这样,阎辰拿着这部万民伞,带着莫言等人在全城百姓的不舍下,离开了肃州赶回盛京城。

在马车上,莫言问冰姬,“密道已经处理好了?”

“是的主子,冰姬已经按照主子的命令,把那个密道的入口,全交给了马老头和马浩祖孙俩。

就连咱们的玉石加工坊,他们祖孙俩也会替咱们好好的守着的。”

“嗯,如此甚好。”

就在阎辰他们的马车即将进入盛京城时,大师兄来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