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院子里没有什么需要收拾的,只要把席子拿出来铺好就行了。
其实晒粮食是很有讲究的,村子里有晒谷场,时时维护,基本每个村都有晒谷场,是由熟土一遍遍夯实,压实的。
之所以要在院子里晒一方面是因为减少损失,另一方面是因为可能要下雨,晒在席子上方便收拾。
因为晒谷场每次都会闹出很多的不愉快。
等到席子都拿出来铺好以后,王青雨和王青林已经在院子的席子上滚起来了。
席子新的旧的都有,竹制品王家是不缺的,冬天没办法出门的时候,王父和王爷爷就会开始编制。
席子,帘子,漏勺,笊篱,篮子,盘子等等,每年冬天都会做不少。
而席子往往放时间长了就会变色,不好看,经常卖不出去,大家还是喜欢新的东西。
所以王家有很多旧席子用,虽然卖的少,但是卖一张席子都是赚的,因为席子编制费劲,所以价钱较高。
整个市场上都是半两银子一张席,这还是普通的席子,好一点的能卖到一两银子。
所以王父和王爷爷每年卖席子也能挣不少钱。
快中午的时候,王青山就赶着福田回来了,一同回来的还有王青兰,王青林王青雨见状老实地起来站在一边。
而王青云则是帮忙卸牛车,感谢福田没有太高大,即便是王青云也能搭把手。
刚收获的谷子只有沉甸甸的稻穗,一筐一筐的,王青山嘿咻一声直接搬到地上,王青云则是拖着,倒在席子上一点点摊开,王青雨王青林光着脚也帮忙摊铺。
今天天气确实有一些阴沉,收稻谷倒是方便,但是不便晾晒,所以趁着天气凉快,大人们都没有回来,依然在田里劳作着。
卸完车,王青山也匆匆走了,有的地方收谷子只收谷穗,有的地方则是整体一块收。
因为王家人准备将稻谷作为福田的冬储梁,所以后期一块收割,其实豆茎和高粱杆也适合作为福田的口粮。
所以王家并不担心冬天福田的口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