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银子,食宿是一个月100文钱,管早中晚三顿饭”
其实100文不算贵,100文也就刚刚够食物的费用,一顿饭也就不到两文钱,住宿可以说是免费的。
因为食宿时间并不固定,所以王父先给了四个月的食宿费,毕竟四个月后就是年假。
随后老妇人又给王青云安排了食宿,就是西厢炕上的一个位置。
然后,老妇人又带着王家父子参观了一下明溪草堂。
东厢分别是书房,崔夫子夫妻的卧室,老妇人的卧室。
西厢靠堂屋的房间本来是崔夫子儿子崔无象的房间,因为他目前在外求学,所以被安排给了学子入住,是一个上舍的学子。
所以西厢一共三间宿舍。
而堂屋则作为讲课所在,一共有20张书案。
书案比较长,除了上舍是一人一张,中舍和下舍都是两人一张,所以也能坐得下。
经过老妇人解释王青云才知道,这里上舍,3名学子,都是可以参加童生试的,
中舍7名学子,还差一些,
下舍加王青云的话一共是20名学子,
开学前可能会有一些轮换,不过往年来说差不多也就是20位左右,这20位都是新晋蒙童。
不过住宿的人其实不多,因为这里的学子大多都是镇里的学子。
只有农村来的才会安排食宿,所以很多时候两个宿舍就够住了,崔无象的房间还是很少住人的。
……
回家的路上。
“感觉崔夫子怎么样”
“崔夫子挺好的,不过崔夫子说开学的时候要带三百千,还有笔墨纸砚,要不少钱的”
“没事,你娘那还有不少钱,下次赶集再带你买”
虽然说的轻松,但是王父心底也是有点发愁。
回去得多编点东西到集上卖。
回到家的时候刚刚好,正好赶上吃中午饭。
“嗯,都办妥?”王爷爷问道
“办妥了,说是八月初一开课,逢十休一,一个月休3天”
“那离开学也没几天了,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崔夫子说,要带笔墨纸砚,还有一些蒙学用的书籍,还没买呢,我准备下次赶集带着小云去买”
“钱够吗?”
“差不多吧,应该够吧”
然后,王爷爷也没再说话,背着手离开了,既然说了公中承担学费,那就不能再私下给予支持,即便有心也是无力,要是这个口子一开,可真的就家无宁日了。
所以,王爷爷也没有出声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