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布眼线以监察奸邪之徒,广施恩泽来收服民心的事,咱们虽然已经在做。
但他能在此时送此信回京,倒也算对殿下忠诚,殿下将来用起来也放心。”
四皇子闻言心情很好的点了点头,随即又想起什么,眼神中划过一丝凌厉。
事到如今赵王既然还不甘心,想要孤注一掷破釜沉舟,那他就成全他。
也省的等他将来上位后再处置他被天下人骂刻薄寡恩。
他自己找死想要谋逆,他若不趁机让他永无翻身之地倒是浪费了赵王这最后一博。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皇上的病情越来越严重,很快到了下不了床的地步。
太子奉命监国,代替皇上处理朝政。
眼看离那个至尊之位只有半步之遥,太子却并没有飘。
行事反而越加谨慎,每天批的折子他都会送到皇上病床前。
以“儿臣还年轻,唯恐行事不稳”的借口,请皇上过目。
皇上虽表面说着“老四,你就是太谨慎”,但行动上却是拖着病体也不愿放权。
没有一个皇上不想长生不老,没有一个皇帝甘心将这至高无上的权利传给他人,哪怕这个人是他的儿子。
直到最后皇上躺着病床上清醒的时间少,昏迷的时间多,每次清醒皇上还都要询问国事。
为了让皇上满意自己,四皇子作为一国储君,最后彻底放弃监国。
只守在皇上病床前,亲侍汤药,做足了孝子的模样。
满朝文武无不感动太子的孝心,将太子的行为夸的天上有,地下无,恨不能直接写进二十四孝中。
一些正愁着不知如何巴结未来新君的臣子,更是大力在民间宣传太子的孝顺。
太子殿下一时之间成了孝子的代名词。
更有甚者将太子与赵王拿出来做对比,捧一踩一。
说赵王深受皇恩,孝心却远不如太子殿下。
赵王听到消息时,忍不住冷笑出声。
当年他与前太子斗得如火如荼时,老四连跟他提鞋都不配。
满朝文武也是将他对父皇的孝心夸的举世罕见。
现在老四登临了储君,这风向立刻就变了。
还真是时移世易,世态炎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