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去配合作战。’
第三营也有照明弹。只不过,配备的不多。
三营照明弹的数量,也只够对两翼打出照明弹。
防止自由军的反坦克小组,偷偷的摸上来。
80旅营区打出的照明弹,准确的落到了敌人头上。
战机稍纵即逝。
80旅立刻按照明弹的方向,打出了战车高爆弹。这些炮弹,准确的覆盖了照明弹点亮的区域。
顿时,自由军伤亡惨重。
惨叫声、呻吟声、呼救声彼此起伏。
在这种处境下,自由军艰难的下达了撤退命令。
半个小时以后,战斗结束。
穆辛随着突击队,一同进入了80营地。
他见到了这支队伍的临时指挥官,少校法里斯。
法里斯本身职务,只是80旅一个副营长。
他能领导这支部分,只不过这支部队军官战损率太高了。
开战前。旅长和副旅长相继阵亡,死于内讧之中。
基地守军万般无奈之下,只能推举法里斯作为临时指挥官,负责指挥营区和机场的战斗。
80旅的编制是三个营,驻守在营区的只有两个营。
另外一个营是旅长亲自带领的,他希望凭借自己的威望,镇压可能的叛乱。
结果这位旅长太自信了,这个营还是在副旅长的带领下,发生了叛乱。
最后的结局,不出意外。旅长和一些干部被处决。
这种情况在叙利亚内战初期,比比皆是。
阿萨德政府分不清麾下的部队,是否可以信任。
只能简单的,用军官和士兵宗教信仰的派系去判断。
什叶派占多数的,就是可以信任的。
逊尼派占多数的,就是存疑不可信任的。
这种简单粗暴的鉴别方式,加剧了什叶派和逊尼派军人的对立。
这就像一个,恶性循环。
什叶派本身就是少数人口,只占全国百分之十的人口。
军队中情况好点,也就是占百分之三十。
但是这种少数派,却占据了军队内部高层。
与此对应的是,什叶派军官,更容易得到晋升。
这种不公平的情况,更加剧什叶派和逊尼派之间的矛盾。
最终,这种矛盾演变成了,逊尼派随时可以成为反政府军。
这种内战初期,分不清敌我的乱战,导致的混乱一首在持续中。
政府军也不知道下一刻,会有哪只部队会造反。
所以只给政府认为稳妥的部队,补充消耗。
原本政府的算盘,扒拉的啪啪响。
他们以为不把物资,给那些不稳妥的部队。那些队伍自然,烟消云散了。
结果同样啪啪打脸,补充不到物资的部队。
不是自备弹药,成为地方武装。
就是参加自由军,让大哥出弹药。
法里斯发现解围的援军,居然是41旅下属的一个营。
他惊愕的嘴都合不拢了。
‘一个地方杂牌军,居然有这么多步兵战车?士兵精锐到如此程度?’
不一会,他就收到了总部姗姗来迟的命令。
确认了援军信息,命令他移交防区。
实际上,80旅是比不上,同样是驻守在阿勒颇地区的82旅。
82旅是阿拉维派嫡系部队,而他的80旅士兵多是逊尼派成员。
包括他本人,就是逊尼派军官。
中尉军官塔里,是阿拉维派军官。
上尉军官萨拉丁,更是库尔德人。
这三人,都支撑不起来,80旅的架子。
未来80旅的命运,大部分是复员回家。是那种没有任何补贴的回家。
这支功勋部队的命运,己经是注定的。
穆辛接过移交防区的文件,并在上面签字。
对法里斯敬了一个军礼。
“属于80旅的战争,己经告一段落了。你们很好的完成了,作战任务。”
“我想政府不会亏待你们这些英雄的请。请安心回到后方,好好修整。这里就交给我们了。”
法里斯认真的回了一个军礼。
“穆辛营长,我有一些事情需要您的帮助。”
“希望您麾下部队,可以在最近的两天,保证通道的安全。我这里有600名伤员需要转运出去。”
“另外,我希望塞菲拉医院,能对伤员提供一些必要的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