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面开头,让人熟悉的半个光头映入眼帘。本文搜:求书帮 qsbxs.com 免费阅读
大清的人!
众人己经十分熟悉这个标配了,留有辫子头,可不就是那大清的光头。
分体发肤受之父母啊。
对此,不少儒人问候满清,凭何要留有这样丑到眼睛的发型,实在是太不得体了。
幸而,画面很快到今日的主角。
【为什么反抗清廷的人那么多,只有孙/中山被尊称为国父呢?】
大清的皇帝们:天幕,你好意思吗?
他们还在这呢,你来一句反抗清廷,这不就是要造反!
果然汉人不可信任,清朝皇帝下颚微收,对于他们来说,或许外边的洋人还没有底下的汉人值得他们防备。
而这样腐朽麻木的王朝也终究会迎来它的结局。
而对于大明皇帝来说,这可真算得上天大的好消息。
看看,你们大清取而代之又如何,反对清朝己经成为后世评判的标准了。
可想而知,做皇帝的有多差,管理江山又有何脸面。
不少人瞬间想起天幕列举过清朝的条约,桩桩件件,简首是往人心口捅刀子。
千千万万的白银宁愿给外人,也不愿意拿起武器与之搏斗,果真是奴清!
而且这大清还是距离后世最近的王朝,作为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他们不相信会接触不到海外的信息,信息的发达带领的还有军队以及社会的发展。
可大清给他们展现的只有退后和封闭,落后的代价成为各朝王朝的警钟,要想不被人欺凌,惟有自身强大。
参考大清。
【康有为变法,为了自己的功名利禄;洪秀全造反,是因为家里穷,且多次科举失利;孙中山造反,是因为虽然我有钱,我在国外也过得很好,但我认为现在的世道是错的,我想要改变中国。
在打倒封建旧体系之后,他首先意识到了,以当时国家的教育水平,根本支撑不了大刀阔斧的改变,要推翻帝制的高墙,先得拆掉民众脑中的砖。】
嬴政作为第一个皇帝,对于帝制的瓦解反倒是没那么在乎了。
因为时代在进步,在他这个礼乐崩坏的时期,他的所作所为是顺应时代的,而后世也应当去其糟粕,打破不该有的桎梏,才能有中国的新生。
这一刻,嬴政庆幸,后世并非一味效仿,而是不断探索并创新。
科技的力量让他们这群古人大为震撼的同时,也在不断推动他们的创新,这仿佛形成一个闭环。
后世依靠前人的力量行走,他们也通过天幕来取得更好的明天。
“难怪后世能够一次次战胜列强,他们心底的坚持和对国家的热爱早己超乎寻常”
李斯在旁默默记录,后世的许多设想和行动虽然在他们看来有些异想天开,但若是能够取得有利的点,对于大秦的发展也是很有裨益的。
李世民虽然对大清多有怨言,但一个朝廷若是时常被底下的民众造反,那统治者可真是相当差劲了,或者说这己经离灭亡不远了。
而这姓孙的国父本就有优越的家世足以在后世的乱世得以保存,却仍旧愿意回到满是疮痍的贫瘠之地救国救民,也难怪得以在后世有如此高的评价。
【他选择先造学堂而非议会,先启民智而非争选票。
当袁世凯忙着称帝,军阀们争夺国会席位时,他辞去临时大总统,却死死抓住全国铁路督办职位。
这不是变权,他是要用铁轨串起新式学堂。】
这是真正救国之人才会做的事。
天幕下,王侯公卿、平民百姓都对此人十分赞扬,可若只是这一人,如何能忙得过来。
皇帝们前一秒知道帝制没了,这会儿再看有人称帝,嗤笑出声。
这个皇帝还真是当得马马虎虎,估计没多久就会下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