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吾兄程咬金 > 第230章 玄奘荐贤

第230章 玄奘荐贤

“陛下,既来之,则安之,依贫僧看,此事等明日考完了试再说吧,你正好在山上住上几日,我带你四处游玩一番。”

隋炀帝听他这么一说,只好应允。

“请问你们之中,哪位愿作监考官?”智者大师问道。

“我愿意。”

众人一看,说话的非是旁人,乃是大理寺卿郑善果,“我在闲暇之时也喜欢读一些经书。”

“好啊,真没想到大理寺卿断案决狱,也信佛,还有一颗菩萨心肠啊。”

智者大师当即命人准备素斋素饭招待众人。

第二天早上。

在国清寺内,有二十七位剃度的僧人参加了此次考试。

另外,门外有一位小沙弥格外引人注目。

由于他年龄较小,尚没有资格参加此次考试。

郑善果发现他年龄虽小,长得可高,身高八尺五寸左右,身材挺拔匀称,穿青挂皂,眉分八彩,目如朗星,面如冠玉,齿白唇红,鼻正口方,两只元宝的耳朵,真是好一个俊美的少年!

自从他来到这里,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目不斜视,看上去十分虔诚。

郑善果来到他的面前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在下俗家的名字叫陈袆。”

“你为什么要出家?”

“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

郑善果听了之后,不由地把陈袆又上上下下仔细地打量了一番,一方面是欣赏他出众的相貌,另一方面钦佩他的浩壮志气。

于是,郑善果把陈袆带到了隋炀帝和智者大师的面前。

隋炀帝和汉武帝也有相似之处,汉武帝不但喜欢美女,也喜欢俊俏的男人,所以,连七十岁的公孙弘和俊美的司马相如都被任命为高官。

隋炀帝也是如此,他见陈袆相貌秀丽,心中十分喜爱。

他拉着陈袆的手问长问短,问寒问暖,经过一番交谈,觉得陈袆悟性很深。

于是,隋炀帝对智者大师说:“那就让他参加考试,试一下吧。”

智者大师看着陈袆,点了点头:“既然陛下发话了,那好吧。”

在郑善国的引荐之下,陈袆破例得到了此次考试的机会。

没想到他脱颖而出,考试成绩优异。

考完试之后,国清寺举行了隆重的授法号仪式。

智者大师授隋炀帝为“总持菩萨”,陈袆为“玄奘”。

隋炀帝有感而发,写了一首诗: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众人表示祝贺。

程咬银见到了玄奘十分兴奋、激动。

由于年龄相仿,程咬银和玄奘特别亲近,两个人很快就玩到了一起。

程咬银好奇地问:“你这么年轻就出家了,那你将来不娶媳妇儿吗?”

“罪过,罪过!”玄奘双手合掌说,“色即空,空即色,我要西去向如来取经,普度众生。”

程咬银听了之后,肃然起敬:“没想到你如此年轻,竟然胸怀天下苍生,真是令人佩服啊。”

“我佛慈悲!阿弥陀佛!”玄奘双手合掌。

后来,隋炀帝再次询问智者大师关于征讨高句丽一事。

智者大师问玄奘:“你看呢?”

玄奘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意思很明显,就是说,不赞成隋炀帝讨伐高句丽。

隋炀帝不死心,说:“佛家有言,杀恶人即善念。

高句丽经常犯我大隋边境,杀人放火,抢夺财物,经常派使者在各国之间挑拨离间,煽风点火,对抗大隋,难道不该杀吗?”

玄奘双掌合十:“阿弥陀佛,罪孽啊。”

隋炀帝长叹一声说:“并非朕喜欢打仗,之所以要征讨高句丽也并非朕好大喜功,如果世人这样看的话,那就完全看错了朕。

其一,高句丽的军队已经达到六十万人马左右,不容小觑,如果不及时进行打击的话,他们的实力将会越来越强,严重威胁到我们大隋的安全;

其二,高句丽国王高元以前还能按时进贡,遵守臣礼,可是,这两年已经不向我们大隋进贡了,朕倒不是在乎高句丽的那点财物,朕在乎的是尊严和面子。

这分明就是对我们大隋权威的蔑视和挑衅。

如果高句丽开了这个头,我们熟视无睹的话,那么,其他的诸国会怎样看待这件事呢?

他们势必会效仿高句丽,也不把我们大隋放在眼里。

因此,朕决定采用军事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