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年轻,你该为自己的幸福考虑一下啊。”
老程的一席话说得义成公主心里热乎乎的,热泪盈眶,她觉得老程真是个善解人意啊,事到如今,还有谁会关心她的终身幸福呢?
义成公主叹息了一声:“我一弱女子来到东突厥,身不由己啊,按照他们的礼法制度,启民可汗去世之后,我就得嫁给新任的始毕可汗。
如果将来始毕可汗有什么不测,将会由俟利弗设继承可汗之位,到那时,我还得嫁给俟利弗设。
可是,这两个人你也是知道的,始毕可汗心肠歹毒,刻薄寡恩,翻脸无情;
俟利弗设不学无术,整日只知道吃喝嫖赌。
我命苦啊!”
义成公主感觉老程就是自己的知己,她说到这里,哭泣了起来。
“公主,此间没有外人,我就把话直说了吧。我认为你和咄苾还是比较般配的。
临来之时,我和咄苾见过面,他对你也是心生爱慕。
如果你也有意的话,我愿从中为你们俩保媒。”
义成公主一听这话,眼里亮了光,说:“可是,这事儿是有违东突觉的礼法制度的,怎么能行呢?”
“事在人为,公主,你放心,有我老程在,绝对保证你们俩心想事成。
而且,我听说你对始毕可汗说,要为启民可汗守孝三年,每日到他的坟前烧书,这不就是很好的缓兵之计嘛。
先暗中把你和咄苾的亲事定下,三年后再说。”
“可是,即便我和咄苾把亲事定下来了,三年后,又怎么能走到一起呢?”
“公主,你相信我一句话,真正相爱的人终究会走到一起的。你可有什么信物交给我,我马上回雁门关,顺便交给咄苾?”
老程说着从怀中把咄苾给他的那块玉佩取了出来,交给了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自然识得这块玉佩,她一看玉佩便知道了咄苾的心意,心中窃喜,脸上泛着红晕。
于是,义成公主从头上取下一只金簪,交给了程咬金。
老程说:“事不宜迟,我这就返回雁门关,找到咄苾把金簪送给他,把你的心意传达给他。”
“那就有劳你了,你路上一定注意安全。”
“公主,请放心,我不会有事的,你多保重,告辞了!”
老程说完,出了营帐,翻身上马,离开了于都斤山,直奔雁门关而去。
他私下里找到了咄苾,把义成公主的金簪交给了他。
老程说:“你们俩的亲事就算是定下了,等义成公主为你父亲守孝三年期满之后再说。”
咄苾说:“这事儿让你费心了。”
“你光说这些客气话是没有用的,得看你的实际行动。
我猜想,此时义成公主的信已经到了始毕可汗的手中了,一方面,西突厥的射匮可汗和铁勒部的契苾歌楞率军二十万袭击你们的后方;
另一方面,半道上,我听说隋朝的三十万军队已经从洛阳和大兴城出发,赶赴雁门关。
你当劝说你哥退兵,解了雁门之围,然后,还得像以前一样,臣服于我们大隋,年年进贡,恢复两国的关系才行啊。”
咄苾也认为老程说得有道理,于是微微颔首:“我当尽力去办!”
雁门关这边,隋军与东突厥的军队交战多次,都没有取得胜利,隋炀帝心中恐慌,急得满嘴是泡。
他打算带领亲兵卫队突围出去,因民部尚书樊子盖坚持劝阻,隋炀帝才放弃了突围的打算。
始毕可汗见到义成公主的那封信之后,大惊失色,他真的以为西突厥和铁勒部要联合起来攻打他们的老巢。
后来,在咄苾的竭力劝说之下,始毕可汗终于下令将四十万大军撤回于都斤山。
同时,他派咄苾为使进入雁门关,拜见隋炀帝,承认错误,表示歉意,愿意恢复两国的关系,并包赔一切损失。
隋炀帝宽宏大量,既往不咎,好言安慰。
雁门之围顿解。
隋炀帝他们在返回洛阳的路上,遇上了宇文述、杨雄和段文正等率领三十万大军前来营救隋炀帝他们。
宇文述等人诚惶诚恐,跪伏在隋炀帝的面前说:“陛下,臣等听说陛下被围困在雁门关,立即调集人马赶来,无奈由于军队分散在各处,急切之间很难集结到一起,等把军队调集齐了以后,便日夜不停,马不停蹄地赶了过来,臣等救驾来迟,还望陛下恕罪。”
隋炀帝哈哈一笑,说:“此事怪不得你们,是朕大意了,好在是有惊无险,恕你们无罪,都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