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重生九五:我在东莞那几年 > 第22章 不愿打电话

第22章 不愿打电话

肥美香醇的蟹肉拆之入腹,虽花费了不少钱,却也体验了一把李白诗中所言的‘ 蟹螯即金液’的奥妙之处。

螃蟹瞧着大,也不过就是解解馋。越是花了大价钱填不饱肚子,就越是会让人觉得这东西稀罕,也就越是会让人感慨,日后等有了钱,肯定要吃个痛快。

林雪琼目光从那一大锅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螃蟹上略过,起身朝着对岸过去。

那边人多热络,挤在人群中,她才不显得特别。

沈景坤擦擦手也追过来,正看着不远处就是邮局。

俩人来了这,都没跟家里报平安。

工业区的小店,长途电话1分钟要2元钱,这里便宜,1分钟1块2毛,长话短说,一分钟还能省下8毛。

他提议,给家里打个电话。也好让家里人安心。

沈景坤家祖孙三代都从医,祖父是个乡间摇铃打幡的偏方野游医生。走南闯北,积攒点财富之后,就回去老家稳定下来。

后带着沈景坤父亲,在村子里做赤脚医生。

人吃五谷,哪有不生病的。起初病人仅限于村子里的,后来打出去名号,七里八乡的也来看病。

闲着的时候,就近的地方,他们也会登门问诊。若是忙了,就在家里等着患者上门。

若换做是黑心的医生,这么多送上门的患者,一个人身上多昧点钱,早就腰缠万贯了。

沈景坤从小就听祖父和父亲说,老百姓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都不舍得钱来看病,若是连那钱也坑,还配得上做人嘛。

这也是,沈景坤到了新厂子之后,执意要把药品清点一遍,发现很多药品价格高的离谱之后,又跟领导申请自己去批发药品的缘故。

医者父母心,在沈家人心里,放在首位的是能让病人痊愈,次之的,就是能让他们承担的起治病的费用。

经年累月,就这份仁慈、清明,也让沈家的家底也比普通百姓殷实。有了固定电话之后,就扯线装了一部。

一来,方便远道而来的患者跟医生商定问诊时间,二来,有什么疑难杂症不好解决的,沈景坤的父亲也会求问各地的名医前辈。

沈景坤打电话回去,自然是往家里打。

但她若是打电话,却要费一番周折。村子里只有村长家装了电话,她能也就只能给村长家打电话。

若是旁人也就罢了,村长乐意显示自家有电话的长处。每每电话响起来,都是第一个坐在旁边等着接听。甭管是找他的,还是找村子里人的,心中都兴奋不已。

毕竟现在这电话是稀罕物,能装的起电话的,除了单位就是有钱人家。

他自然也是想彰显一下自己的身份。可接电话也是有讲究,必须要三声之后四声之前接起来。

早接,显得急迫降低了身份,晚接,又担心对方没耐心,直接就挂断了。

所以这三声,恰到好处。

这事,还是村长家的小孩子,听村长说的次数多了,也变成了在外面跟人炫耀时候的说辞。

电话是打给别人的,村长有时候打发小孩子过去喊人,或者是亲自登门通知的时候,也是有的。

但换做是他们家,村长肯定是万万不会通知的。非但是不会通知,还有可能在电话里,把她也连带着数落一遍。

花钱打电话,平安报不上,还可能被冷嘲热讽,她才不去触霉头。

而这,又要说起来林家跟村长家积怨已久的陈年旧事。

林雪琼也不及多想,沈景坤以为她口袋里钱不多了,就说电话费他一并付了。

也省的,她家里人惦记。

“沈大表哥,你一通电话就能解决的事,何必要多花冤枉钱。”林雪琼说,让沈父帮忙转告,只一句话,一切都好,就行。

然后往旁边挪动几步,不想听了他们的谈话。

沈景坤欲言又止,拨通自家的号码。因是长途,第一遍没拨出去,在电话亭管事的提醒之下,才想起来要在前面加一个数字的。

本来是想长话短说,只报个平安。后来又说到厂子药品的事,沈父那边叮嘱的颇多。

这一通电话打过去,竟然说了4分25秒。

沈景坤忙着就要挂断电话,却见着林雪琼过来。

指着上面的时间,再说30秒钟,钱都花了。

最后电话在4分57秒钟的时候挂断了。电话亭的大姨,还说林雪琼一看就是个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女人。

收了6块钱,目光在俩人身上来回逡巡。

沈景坤问她,离得那么远,怎么还知道他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