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的夜晚带着萧索的寒意,空荡荡的山丘在细雨中显得异常安静。没有任何人烟的山林,在一些树林中透出不明的声响中,更加让人觉得寂静的恐怖。 而就在这样会将人吓坏的深林中,竟远远有一抹灯光从山下往山上显现出来。
随着那光亮慢慢的停了下来,才看出是一个看着年纪很大,脸色惨白的老人提着一个灯笼。而那亮光,正是从那灯笼里的烛火散发出来的。
在这夜深人静的荒山野岭里,一位老人提着一个纸灯笼出现在这里,若是有人看见了,估计会被吓得不轻吧。
老人看着毕竟年纪大了,一个人爬上山明显已经很累了,苍白的脸色在有些急促的呼吸中变得更加难看。双眼下的青黑在灯光的照映下变得更加骇人,粗重的呼吸声就像老旧的风箱一样。
老人的脸色看着就知道已经是强撑着了,可是即使这样,老人的双眼却依旧透着一股坚定,视线透过层层的黑暗看向前方,仿佛那里有着什么重要的东西一样。
缓了缓已经变得异常沈重的身体,老人继续提着灯笼往前走去。
寂静的黑夜中仿佛有很多看不见的眼睛在盯着老人的一举一动,如同窥视一般的声音在四周悉悉索索地响着,不时地有亮光稍纵即逝,犹如在暗中观察的野兽。
老人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依旧步履坚定地往前方走去,直到它来到一处生长了鲜绿茶叶的茶树旁。顿时,老人那脸色难看的脸庞绽放了一抹笑意。而后一手提着灯笼,另一只手则有些颤抖地在那些茶叶里翻找着,直到从里面摘下最嫩的几片,才心满意足地收回手。
老人的脸上一直带着笑容,小心翼翼地将茶叶捏在指尖中,而后又顺着下山的路走去。
老人手中灯笼里的灯光就像黑夜中唯一的萤火,在路上留下短暂的光明后就消失了,只留下身后的山丘跟树林依旧静静的矗立在黑夜中… …
天亮后,附近照顾老人的年轻人进门发现对方躺在床上,而身体早已冰冷。他赶紧跑到村子里,将老人过世的消息告诉了他们的村长兼族长。
村长的年纪也不小了,赶来的路上很是焦急,族中的年轻人只好搀扶着将老村长带到老人的家中。
老人身穿长衫仰躺在床上,脸上的神情很安详。年轻时的那头青丝早已变得花白,即使满脸皱纹,还是能依稀看出那张脸年轻时是何等的俊朗。
老村长幽幽叹息,他永远都忘不了当时那两个人来到他们这几乎与世隔绝的村落里时,整个村子里的人那惊艳的神情。
两人都是翩翩佳公子,一个风姿绰约,一个俊美非凡。而就是这两个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的贵公子,来到这里后,就真的定居了下来,再没有离开过,直到他们两个相继离世。
一开始对於两个男人在一起如同夫妻一般过日子,大家都会觉得怪怪的,所以多少对这新来的两位公子有些疏远。但是日子久了,大家也就见怪不怪了。
而且那两人的感情很深,又一个会医,一个会读书,久了在这村里也帮忙给村民们治病,还教村里的孩子读书写字。於是日子一长,大家也都把他们当自己人了。
毕竟人家愿意跟个男人过日子,怎么说也是别人的事。再加上两人站在一起就像是一对神仙公子,怎么看怎么般配,大家就更没话说了。
就这样,那恩爱的两人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一生。
老村长拄着拐杖走到床前,静静地看了一会儿,而后伸手将老人的下巴捏住,撑开了紧闭的嘴,便看到舌头下面有压着什么东西,像是叶子之类的。
老村长先是楞了楞,而后明白似的再度叹息一声,将手放开,再把老人的下巴往上一擡,再将嘴巴闭拢。
“太公,那是… …”在一旁搀扶的年轻人也看到了老人嘴里的东西,有些奇怪地开口问道。
老村长叹了口气,“那是嫩茶叶,应该是他昨晚子时上山采的。人老了,多少会预知到自己的死亡,所以他在死之前把那嫩茶叶含在舌头下面。”
年轻人还是不明白,老人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老村长无奈地笑了笑,“他是不愿喝那奈何桥上的孟婆汤,没了这辈子的记忆,所以在清明那天的子时摘下带着那时露水的嫩茶叶,而后含在舌头下,那样在过奈何桥的时候,孟婆会以为这人已经喝了孟婆汤,就会放他过桥了。”老村长顿了顿,眼中的神情有些覆杂,“他是不想忘记他,忘记他们的一切,然后带着这辈子的记忆,去到下辈子找到他… …”
老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