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业对大乾没有丝毫眷恋,难道朕真的错怪了他??
不过他走了,朕此刻才算真正的,彻底的把大乾的江山掌握在手里了。
从此一切都得靠自己。
皇叔说杨业经常巡城,朕今日也去看看。
看看他走了,城里的百姓到底会有什么反应。
齐莲儿心情复杂,想了想说:“朕要去城里看看。”
片刻后,齐莲儿就换了常服,带着几个侍卫,从偏门出去了。
说是巡城,其实有意无意绕到了杨业家门口。
远远看到门前冷落得很。
这里里街市不远,照理说应该很热闹。
齐莲儿嘀咕:“也不见得他有多得民心。”
老宫女说:“可是百姓们知道杨先生喜欢安静,所以尽量不在门口喧哗,做生意。其实每天都有人来探望杨先生,他们也不进去,就在门口询问杨先生的情况就走。”
走近看,才发现门口摆满了白菜、点心,米面,还有猪肉......
齐莲儿指着那些东西问老宫女:“这个.......”
老宫女小声说:“听说是百姓们怕杨先生没了朝廷的俸禄,会挨饿,所以每天都会有人放米和菜在门口。就算知道杨先生不在家,他们也怕他回来的时候家贫思贤妻,国难念良相。大抵就是这个意思。”
齐莲儿暗暗撇嘴:还说不拿百姓的东西,这不就占便宜了吗?
老宫女又说:“不过听说杨先生叫人把这些都送去军属大院那边了。听说杨先生就连自己的俸禄,也常常用来救济士兵的家属。”
齐莲儿又一愣,下意识地问:“那他吃什么,用什么。”
老宫女不出声。
齐莲儿忽然明白为什么抄杨业的家时,一件像样的东西都抄不出来了。
难道朕真的错怪他了?
杨业的话在耳边回响。
“百姓还在受苦。皇上切不可骄纵奢靡,应时刻约束自己,从穷到富要十年,从富到穷却只在一瞬间。”
“皇上不要只盯着眼前的这一点利益,目光要长远些,要让利于民,大乾才能真正强大。”
“邻国外邦狼子野心,一直对我们虎视眈眈。皇上绝不能放松警惕。”
“皇上要近贤臣远小人,说话太好听的人都是有所求,不可靠。”
“臣不图什么荣华富贵,只要皇上好好学习治理江山,让百姓安居乐业。臣的辛苦就值得。”
现在一桩桩一件件,好像都要应验了。
这些日子被武将威胁的惊恐,被臣子们和百姓们痛骂的委屈都忽然如排山倒海一般把她包围。
齐莲儿踉跄往后退了一步。
李不任看齐莲儿脸色不对,忙上前说:“皇上,他这是畏罪潜逃了啊。他要不是心虚,跑什么?别说是一个区区杨业。满朝文武,都只是皇上的臣子,就算没犯错也应该留下来老老实实接受皇上的审问,皇上说他有罪,他就有罪!!”
齐莲儿定了定神,说:“没错,朕是皇上。”
你杨业只是朕的臣子。
朕才是九五之尊,大乾的最高统治者。
就算朕错了,你也该留下来等着被朕调查。
就算你认为是朕指使李不任对他下毒的,就算你真的被朕冤枉了,你也没有资格怨恨朕。
你应该老老实实苟在这里等朕被再次传召启用,然后对朕感激涕零,毫无芥蒂的再次为朕卖命。
你现在这样不跟朕打招呼就走,那就是没把朕放在眼里。
朕靠自己也定能把大乾治理好。
她这么安慰自己,努力隐忍着害怕,慌张和心虚,一刻也没有办法再站在这里。转身逃命一般的跑了。
街市比上次看到要萧条了好多。
主要是门口的小贩们都不见了。
远处城门却喧闹得很。
齐莲儿对侍卫说:“去看看,发生什么事?”
侍卫去打听了回来回复说:“大京的老百姓听说杨先生走了,都举家迁徙,去追杨先生了。”
齐莲儿:“不可能。他怎么可能有这般号召力。”
她嘴里一边说着,一边却找了个茶楼走上去眺望。
果然看见百姓们拖家带口,像一条缓慢的河流从城里往外面流。
而且那些人手里的行李少得可怜,一看就是穷苦人家。
她释然了,笑道:“哦,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