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朱标招入东宫的夏元吉。
但无论朱标怎么说,他的态度,以及户部的态度,都必须得拿出来,很是明确。
随后赵勉下去,朱标依旧保持着笑容,让宋忠将椅子撤走之后,随即看向铁铉等人。
“好了,现在我们继续开始说刚才的事情,你们先好好想想,孤出去一番。”
这事朱标没有想过对这些人说什么,因为该说的,他都已经对夏元吉说过了,他给夏元吉说的时候,就在一旁的偏殿,说是偏殿,就隔了一道门,这些人都是听见的。
朱标来到外面,宋忠也是跟了出来。
“宋忠,你让锦衣卫去查一查这位赵大人,看看这位赵大人,是否真的那般清廉,此事不可让人察觉,查清之后,立即告诉孤。
还有,再去查查洪武二十二年二月,不,五月以后,大明的水患情况,是不是真的没有疏漏,每一次都及时处理了。
还有户部的所有事务,是不是每年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朱标目光阴冷,这个人敢在他面前摆谱,求人没有一个样子与态度,他可不是原身,就惯着这些人,尤其是本来就有把柄的。
让锦衣卫去查,就是要一个证据,他虽是太子,但要处理这样级别的人,没有证据也是不可能的,不然规矩就乱了,规矩一乱,底线也就没有了,朝臣也都不会再去遵守了,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现在朱标已经不想只是拆分出水利司了,这个户部,也得管一管了,若是真有本事,狂就狂了点吧,若是没有那个真本事,还这么狂,他可是不会惯着的。
随后朱标在外面坐了一会,就让人准备了糕点与茶水,毕竟里面的铁铉等人处理事务也有些久了,这些人都是他找来的栋梁,必须得好好对待他们才行。
过了一会,朱标给众人送上糕点美食,以及热茶,另外又准备了一些酒,就是怕有人不喝茶,要喝酒,结果还真有人这样,那就是解缙,就盯着那瓶酒了。
看着朱标为他们准备的,众人心中都很是动容,朱标对他们,可以说格外的好了。
待吃完之后,就开始说起了正事。
陈琏率先站了出来。
“禀太子,臣认为学院之事,不容耽搁,但如今大明财政限制,即便无法全部落实到位,也应逐步开始,可以先在各府建立起学院,开始进行教学,至于学生,其中一半,直接定为百姓子嗣进入。
这样做,可防止有地方将学院所有名额占据,以免百姓无法得到这个机会,而对于百姓供养子嗣进入学院就读难的问题,可以对百姓学子进行身份验证,核实过后,由朝廷进行一定的补助,这样就能让百姓少交部分钱财,从而可以进入到学院之中。”
陈琏说完,方孝孺随即站了出来。
“禀太子,至于各个学院老师,臣建议由朝廷统一安排,而非让各府负责,但在各县所建立的学院,将来可以由各府来进行安排。
各县学院,老师至少要举人方可进行教学,对于各府学院,则是达到进士,才能有教学的资格。
同时为防止有人作祟,朝廷还将不定期对各府、各县学院进行抽查,以观各地是否履行到位。
另外若是有成绩突出的学院,比如科举连年高中,朝廷可从国子监调出部分人,进入到那个学院进行一两年的授课,作为对学院的表彰,以激励学院进行负责。
而每个学院的院长,当由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亦或者统一由朝廷安排,使得此事能够顺利进行。”
方孝孺说完,杨士奇接着站了出来。
“太子,学院学生,一半名额用来招收百姓之子,确实可行,不过即便是朝廷给他们减少一半钱财,剩下的依旧艰难,同时,这一半名额在百姓之中,又该如何划分?
此事若是不能公平、公正的分配,反而会激起民怨,得不偿失,这个问题,不得不重视。
臣认为,可以按照家中独子以及人数比例优先级而确定,亦或者家中有人被抽去劳役,则也可以享受一定的优先,这样可以有效的解决百姓名额分配的问题。”
朱标耐心的听着这些人所说的,每个人说的,其实都是可以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产生的问题,也在相互解决,但这些虽有用,却不是他最终想要的。
这时解缙站了出来。
“禀太子,臣认为他们所说的,都是谬论,如今大明的财政,即便是在各府建立学院,也是一笔天大的支出,如今大明,纵然我等不知具体开销,但就凭借我们所看见的,都不可能承担。
对于学院的教师,怎么可能由各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