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操心吧!”
“没办法,嫂子和柱子哥太能生了。”贺来故作叹息。秦淮茹听到贺来的话,立马脸红了。傻柱也只能傻笑着。“看把你能的,治不了你了是吗?”吴娟立马找到机会捏住了贺来耳朵。贺来的求饶声又出来了。“雨水!救你来哥哥!”贾家易中海、贾东旭、贾张氏、张桂花四人垂头丧气地坐着。没办法,王主任给出了结果就是,要么去找个工作,这样就可以转为城市户口,要么下乡种田去,现在是不会允许无故转户口的。“师傅,您看能不能帮桂花找个工作。”贾东旭也没办法了。“东旭啊,现在工作是真不好找了,我先试着帮忙问问。我们啊,也别急,这政策刚刚下来,肯定需要大家去适应的,先等等看?说不定政策还会变回来。”易中海也是委婉回绝了。易中海也是想了一路,贾家困难一点,其实也挺好,这样才能更好地依靠着自己。易中海走后“东旭啊,我看出来了,他易中海就没打算给你找!”贾张氏就说话了。“娘,别这样说,好得是我师傅。”贾东旭还是不太相信易中海不愿意帮忙的,毕竟易中海还是很照顾他的。“嗨,东旭啊,你看不清,他易中海一个轧钢厂的大师傅,要弄个工作,领导能不给面子?他啊就不想咱们家好,这样子咱们就得靠着他,听他话!”贾张氏一针见血地说出了易中海的小心思。贾东旭也沉默了,是啊,厂里的人都这么尊敬自己师傅,要个工作应该不难啊!“这易中海是真的黑了心肝的巴不得我们贾家死绝咯。”贾张氏骂骂咧咧道。她已经把罪都怪到了易中海身上,完全忘记了自己不改户口的事。“行了,娘,别说了。让人听见不好,桂花,再等等,说不定就会有办法的。”贾东旭听不下去了,自己娘这张嘴太毒了。“嗯,东旭,我先给你做饭去。”张桂花也只能认命了。贾东旭也是没了办法,自己能怎么办。自己也刚成为正式工两年了,远没达到有话语权的份量。大院家家户户都在议论着,不过很多家都没影响。后院许大茂家,放映员在乡下地位太高了!根本不担心吃喝。李大娃家,工资根本花不完。张二狗家,也是两人上班。李大娘家也是,孙子已经毕业有工作了。刘海中家里也是,刘光齐马上中专了,自己有补助!刘光天还会钓鳝鱼。根本不担心。其他轧钢厂的工人,吃饭不成问题。中院傻柱家,双职工加大厨,缺吃不可能的。易中海家,真正的大师傅。孙大娘家,只能说影响不是很大,毕竟两个小孩饭量不大,虎子钓黄鳝,贺来帮衬。王根生家,还好吧,能吃饱饭贾家,太惨了,估计得吃老本了。前院阎阜贵家,估计没什么影响,本来就节省,只能说给自己创造了节省的机会。其他家也都差不多。本来就不富裕。票据时代的工人家庭是挺幸福的,待遇是最好的,所以大家没有太大的情绪。票据时代只能说给了穷人卖票的机会,同时也给了富人买票的机会,实现了一种病态的平衡。其实想想如果没有天灾,没有人祸,这种平衡也挺好的。但人的贪欲决定了不可能实现这种人人平等的社会。 ……学校“干嘛苦着一张脸啊!”“明天就得实现票据了啊!你不烦恼吗?”贺来一来就看见张欣然一脸忧愁,估计她爹娘没让她看粮本。“你的任务是学习!小丫头片子!”“说谁小丫头片子呢,我还没叫你小来子呢!”张欣然怒瞪着贺来,双手已然握紧拳头,已经快压制不住体内的洪荒之力了。“别急、别急!你听我解释。”贺来一看形势不对,立马出声。“哼。”“你想想你家平时吃的多少细粮、粗粮?”张欣然愣了一下,这个自己也不知道啊,但应该是不多的。“那我换种问法,你一次吃几个馒头?”“我能吃一个,但窝头我能吃好几个。”张欣然其实在家不吃馒头的,都让给了弟弟,只有在学校里,偶尔贺来会给她几个。贺来一翻白眼,吃死你算了。“这么说吧,一斤白面能蒸出10个左右的馒头,一斤棒子面能蒸出七八个窝窝头。你家才四个人,你爸是搬运工,一个月38斤,你娘29斤,你15岁有23斤,再加上你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