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七章 法鼓修好了
依大齐律。*d?u/a.n_q¢i/n-g-s_i_.¨n`e¨t.
刑部日常除了审核复判地方上呈的要案大案,还要参与皇城各种致人死亡案及皇上钦定的案件,除此之外还要拟定律法,监管天牢,执行处罚,每年还须在春季进行百官考核,非常忙碌。
正值春季,陈荣忙的脚打后脑勺,为免那些蒙冤者这个时候凑热闹,他前日夜里悄悄弄坏了法鼓,次日上报工部修补。
修补过程至少五日,他想利用这五日‘闲暇’时间,先把手头考核百官的政务抢干出来。
今为第一日。
案前,陈荣瞠目,“敲法鼓?法鼓不是坏了!”
“又好了。”师爷回道。
陈荣皱眉,“你没同工部打过招呼?”
“大人明鉴,小的如往年那般把法鼓送过去,那边也都明白,说的好好的,五日后送还,哪成想早朝时他们就把法鼓搬回来了,小的也是听到法鼓响才知道他们没按‘规矩’办事!”
师爷小心翼翼抬头,“大人莫不是得罪工部尚书了?”
“今日早朝我们还碰过面,他还冲本官笑来着!”
陈荣越想越气,“把赵敬堂的考核表给本官找出来!”
不合格!
就在师爷想要上前翻找时,又有衙役跑进来,“大人,外面有人敲法鼓!”
“叫他等着!”
陈荣接过师爷递来的考核表,表头赫然写着‘赵敬堂’三个字,直接挥笔,毫不犹豫。_d.i.n/g.d`i-a_n/s¢h!u.k¨u\.?c.o/m?
‘该员表现平常,政绩无显著亮点,且有若干小错,建议留任原职,观察一年,以观后效。’
写完评语,陈荣总算压了压火气,看向衙役,“谁在敲法鼓,状告何人?”
“回大人,敲法鼓的人自称是栖梧宫宫女素枝,素枝旁边还有一个老嬷嬷,说是延春宫的嬷嬷,叫李惠,她二人状告皇后诬陷德妃致死。”衙役据实禀报。
内室无声,陈荣仿若木雕坐在桌案后面,师爷亦如被封了穴似的站在座椅旁边。
许久,陈荣默默低下头,颤巍巍撕了手里的考核表。
不怪赵敬堂。
这事儿不简单……
“大人冷静。”
师爷的声音,就如同陈荣的手,颤的不行。
陈荣也想冷静,可这才消停两个月,他又接到这种要命的官司!
“想想办法。”
师爷跟随陈荣多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这案子怕是推不出去。o<,5o2?4~$?看@书μ× @@^免?&费\阅¨@读μ”
“为何推不出去?”陈荣面色如灰,看向师爷时一脸愤懑,“审皇族中人及相关,那是宗正寺的活儿,为什么要来刑部敲法鼓!”
“大人忘了,宗正寺早在先帝时因犯了大错,至此之后名存实亡,担任宗正寺卿的老王爷前两日病危,要死了。”
“让他先别死。”
师爷,“……这事儿大人就别想着往外推了,此前二皇子状告皇后的案子,皇上钦点刑部,也算有了先例,咱们就算推出去,结果也是一样,不如……”
“本官也好想去死一死。”陈荣表示他一点不想掺和这种事儿!
审好审不好,都是错!
外面法鼓再响,衙役眼巴巴看向自家大人。
陈荣长长叹了一口气,“先把人带进来。”
就算要推,他也得先把人叫进来,问清来龙去脉,明日早朝向皇上呈禀的时候再推。
待陈荣与师爷入刑堂,分明看到堂下站着两人。
“奴婢素枝,求大人给我家娘娘伸冤!”
“老奴李惠,自知有罪,特来投案!”
来时路上,陈荣从师爷那里大概了解德妃案始末。
依师爷所言,德妃的案子是皇后审的,因与侍卫私通,怀有孽种后羞愤投湖。
往深处分析,当时秦相跟大理寺卿杨明水火不容,德妃出了这档子事儿之后,杨明自请辞官,归乡途中暴毙。
以他为刑部尚书这些年的经验跟直觉,这两件事若没有关联,他去死。
此刻看着跪在堂前的两个人,陈荣慢慢调整情绪。
他也很烦躁,“素枝,你家娘娘是谁?”
素枝听到问话,当即将事情始末原原本本阐述,过程中,李惠作为证人亦证实德妃的的确确是被皇后诬陷。
关乎当朝皇后,堂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