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完东西,吴悠悠就推着推车走了进小巷子,先是把空间里棉胎套进被套里,又把米袋装上半袋子米。
然后拿了几斤肉和一些调料,把这些东西放到木桶里,就推着车踏上回家的路了。
伴着夕阳的光晕,走了半个时辰,终于回到了刘家村。
路过村口,一堆婶子看着她的推车,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这不是悠悠吗?听说你昨天才醒,今天就上哪整那么多棉被回来啊。”一个八卦妇人问道。
村里出名的的长舌妇赵氏,伸长了脖子“呀!还有小半袋大米呢!”
“是赵婶子啊,那不是今天抓了几尾鱼,拿去卖了,眼看着天就要冷了,换几床被子回来,买点米回来,天天吃野菜也扛不住。您说是不?”
那妇人撇撇嘴应道“那倒是,天气冷了,是得盖厚被子了。”
“三床被子呢,你家四个小娃娃用的着吗?借我两张得了。”一抬头,原来是推原主下山坡那大丫的娘。
“我当是谁呢?大丫婶啊,你医药费凑齐了啊?”
“什么医药费,凑什么医药费,少给我糊咧咧!”
“大丫没告诉你吗?她把我推下山坡,害得我磕破脑袋,差点醒不来,看病把我家的银子都花光了。她得给我赔医药费,这是属于害人性命,不然我可是要拉他见官的。”
大丫娘一听,吓的冷汗都出来了。之前以为过去那么久了,啥事也没有,也就不理会这件事了。
“有这回事吗?我可得教育教育她,这个臭丫头,什么赔不赔钱的,等着婶子给你教训她。”说完灰溜溜的走了。
其他人一听到见官这两个字,顿时歇了看热闹的兴趣。
吴悠悠看没人再拉她闲聊,赶紧推着推车回家了。
“瑾儿,越儿,宣儿我回来啦,快出来,买好吃的回来了。”
几个小萝卜头听到声音,蹭蹭蹭跑了出来。
“姐姐你回来啦,我们一直在看着鱼哦,怕它饿死了还给它喂了菜叶子。”
“小越儿真乖,看姐姐带了什么。”
“哇!是糖葫芦!”小宣儿着急的抢着答道。“糖葫芦,我看过村长的儿子吃过,他说可好吃了,甜甜的。”
说完一个两个都露出渴望的眼神,就连一向不怎么有表情的瑾儿都眼巴巴的看着糖葫芦。
“来,一人一串,还有一串拿去给隔壁婶婶家的小志哥哥。”陈婶子家只有一个孩子,也是六岁,名叫刘小志,平时也只有他和几个小娃娃玩到一块儿。
“我去吧拿给他吧,姐姐。”“好,宣儿乖,拿去给小志吧。”
小宣儿接过糖葫芦蹦蹦跳跳的走了。很快就跑回来了,回来路上的时候还跟着一个小朋友,眼角还留着泪。
“悠悠姐姐好。”小朋友来到跟前乖乖巧巧的打了个招呼“好,小志真乖,小志儿怎么哭了呢?”
“他的糖葫芦被他堂弟大福抢了!”小宣儿抢着说道。
吴悠悠想起来了,他那小堂弟小小就是个胖子,老来得子,被他们大伯一家宠的无法无天的。
“这样啊,姐姐这里还有一串给你吃,下次咱们就在我家吃完,不给他吃。”说完把她的糖葫芦递了过去。
小志儿虽然不好意思,但抵抗不了糖葫芦的诱惑,扭扭捏捏的接过了。
“宣儿,越儿,跟小志哥哥去院子玩吧,瑾儿也去吧。”
吴悠悠安排完几个小萝卜头,把东西归置好。
然后就拿着桶去厨房,边走边盘算着找机会教训教训,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憋犊子——刘大福。
走着走着就发现,身后跟了个小尾巴“瑾儿,你怎么跟来了?”
“姐姐我来帮你干活。”小小的人还没有灶台高,但是却很懂事。
“乖瑾儿,知道帮姐姐的忙了,那你一会再来帮姐姐烧火好不好?先去玩会吧,一会姐姐叫你。”
“好,一会姐姐要叫我。”说完就急忙跑出去玩了。
这小娃娃虽然是哥哥,平时也话少,但几岁的小孩子,此时正是爱玩的年纪,爱玩就是他的天性。
吴悠悠用灵泉水把水缸灌满,然后把米袋放进米缸里,取出够四五个人吃的,洗了洗掏干净。
然后乘着没人,暗戳戳的放到了空间的电饭煲里,打开发电机,用电饭煲煮。
没办法,用大锅煮饭实在是有点难度,吴悠悠也没办法保证一次成功。
接着把肉切了一大块,再改刀切成肉块,想着等会做个红烧肉。
又空间拿了几十个鸡蛋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