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如此,可大夏毕竟建国时间还不够长,又是在几百年混战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些偏远的地方百姓的生活依然举步维艰。
一旦发生天灾便是灭顶之灾,毫无自救能力,需要朝廷施救。
所以,不论什么时代,发展经济都是根本,手里有钱办事,人才能有真正的底气。
学子们都是腹有诗书的,谈论起经济也是丝毫不打怵,侃侃而谈。
有主张开通与别国商贸的,互市互利的,有主张疏通河道的。
海边来的学子主张开通海运。
大夏朝的国土远没有上一个王朝的国土辽阔。
北边有大辽,东边有大元,南边有大理……疆域被挤压的其实没有多少。
可好在大夏一直商贸发达,经济还算发达,文化也很繁荣。
乔璎珞看着原本温文尔雅的学子们,此时争论不休,还之乎者也的很讲礼貌,觉得很搞笑。
她还从来也没有见过文人吵架,没想到即使吵起来也这般克制,但是,彼此都很难说服对方。
殷轩城却微微皱眉,似乎并没有听到他想听的。
其实这些学子们说的建议都在大夏的施政之中。
只是,有些政策实施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
当然,这些纸上谈兵的学子们还是不能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
“珞珞,你累不累?”殷轩城已经萌生了要走的想法。
“殿下觉得无聊那就走吧……”乔璎珞心里想,离开这里的锅我可不背。
我不累,一点都不累。
“怎么会,孤觉得很有意思,只是担心你累,如果你觉得不累,那咱们就再听一会儿。”殷轩城拉了拉乔璎珞的小手。
“殿下您真体贴……”乔璎珞冲着殷轩城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珞珞,如果让你提,你会有什么想法?”殷轩城忽然看着乔璎珞问。
乔璎珞有的时候确实会有一些很有创意的做法。
比如他此时手中拿着的本子和炭笔。
“妾身哪里能谈论国事。”乔璎珞一副谦逊的表情,缓缓摇了摇头。
“那些学子们说的就很好。”
“好是好,但并没有什么新意。”殷轩城微微地摇了摇头。
“你有什么新点子?”殷轩城挑眉看向她,眉宇之间带着笑意。
“要想富,先修路……”乔璎珞道。
她虽然只坐了一段时间的马车,可那路实在是太颠簸了。
她历史虽然学的不好,可也知道建国初期大兴土木的过程。
“要想富,先修路……”殷轩城眼睛一亮,看着乔璎珞的目光都亮了几分。
男人,永远都是爱美人更爱江山。
听到可以治理江山的点子比看到她眼睛亮多了。
“珞珞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殷轩城搂住乔璎珞圆滚滚的腰身,饶有兴致地问。
宝宝似乎感受到了殷轩城的咸猪手,狠狠地踹了两脚。
宝宝的发威也没有阻挡殷轩城的兴致盎然,依然盯着她。
“妾身在来京城的路上感受到了官道的破旧,颠簸,所以就想到了这一点……”
乔璎珞一边装糊涂,又一边懵懵懂懂地说道,“其实在我父亲的治下,有很多老百姓生活在大山之中,因为道路不通,他们的生活很困难,如果能修通了路,那么不只能出来谋生,家乡的特产也可以卖出来,这样,他们的生活也能改善。”
乔璎珞纯粹是九年义务教育的恶果,这句顺口溜深深地植入脑海,才会脱口而出。
“殿下,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胡思乱想……”
殷轩城却笑着摇头,“这不是胡思乱想,这个提议很好,比外面的这些饱读诗书的学子们强。”
殷轩城将‘要想富,先修路’几个字写成小纸条,然后示意刘泉送出去。
刘泉拿着纸条走出去,然后辗转交给了一位学子。
乔璎珞看了殷轩城一眼。
殷轩城心照不宣地笑了笑。
他藏的很深啊。没想到这些学子里面还有殿下的人,只是都不在明面上。
片刻之后,刚才接到纸条的那位学子开始提出了要想富先修路的建议。
于是,整个会场里的学子都开始围绕着这个话题开始讨论。
毕竟,刚才已经围绕着其他话题讨论得足够深。
殷轩城终于拿起炭笔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