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进来。
里面刚才还沙沙清静的声音一滞,在场的一众官员都不约的往正中的方向看去,但见那坐在正中座位上的人仍在低头凝神在手里的那份折子上,外面几乎震耳欲聋的声音根本就听不到。
各人相顾看了眼,只能低头再次去看自己手里头的东西,即便就是一个字也看不懂,也只能继续看下去。
姬南滨没有抬头,可屋子里那些官员的样子,她还是能察觉一二。
拿下皇权固为重要,可要是能有御史台的服从,那登基为帝就不算是谋*逆。所以她才先一步来到御史台。
在听到外面的声音之时,她也惊了。安亲王竟然真的把手段打到御史台来了。
是因为在宣德门受困,所以不得不转手往这里来,还是说宣德门已经快要得手,所以兵分两路?
只是不管如何,她绝不能让那个安亲王得逞!
这样想着,脑袋里也异常的清明,连手里的折子也寥寥几眼就悟出了当中的深意,随后提笔写下批语,“准!”
遂,长身而起。
殿内的官员虽然都看似在忙着自己手里的折子,可无不是在小心的瞧着丞相大人的举动,看到丞相大人起身,也都跟着放下了手里的折子,丞相大人淡淡的看了他们一眼,“随本相出去瞧瞧!”
“是!”
……
紧闭的大殿门打开,外面三重门防守的侍卫闻声,守在门口的侍卫先冲过来,“丞相大人,此处危险,还是进去——”
立在屋檐下,外面几重门外的厮杀声就在耳边,更几乎都能看着外面围墙上的侍卫从墙头上摔下来,或身中箭矢,或身中刀枪。那猩血的气息已然蜂动。
“本相着甲!”
姬南滨淡淡开口,身侧的秋菊应声把姬南滨身外罩着的那层官袍脱掉,露出里面的盔甲。
大梁历来就有文官不着武装的规矩,而当文官穿着武装,那就意味着文官是要以死殉。故而看到丞相这一身的盔甲,在场的众官兵,众官员眼里立刻的冒出亮光来。
赵阳子眼睛发红的站出来,“给本官拿盔甲!”
姬南滨没理会,其他的官员见状,也都纷纷的上前表示不吝生死。
而文官们如此表态,侍卫军士们也都热血激荡。想要劝阻的也不劝了,返身往最前面的那道门冲过去,“保护大人——”
姬南滨看着显然士气大有增加的御史台守卫,嘴角微微的勾出一道弧度来。
御史台,大梁中枢,她身为大梁丞相,焉能不顾!
……
没一会儿,同样穿着盔甲已经去到前面的秋菊匆匆赶回,“丞相大人……”秋菊在姬南滨耳边低语。“适才奴婢看到了摄政王!”
姬南滨目光一凛。“随本相前去!”
“大人——”
秋菊惊呼了声,
后面的官员不知道秋菊说了什么,可也都听到了姬南滨的话,忙都上
前拦住,“丞相大人,万万不可!”
姬南滨看了他们一眼,只是这平淡一瞥,却是让他们都没了声音。
赵阳子咬牙,“下官愿随大人前往!”
“下官愿随!”
后面的一众官员应声。
“好!”
姬南滨点头。
……
御史台三重大门,原来守卫的禁卫虽然人数不多,却也是精锐,再加上随后跟着姬南滨来的虎符侍卫更是不凡,虽然不乏死伤,可三重大门仍固若金汤。
走出二重门,姬南滨立在三重大门门口,目光扫过外面守卫的众侍卫,抬头迎向头顶上瓢泼而来的大雨。
“本相在这里,尔敢何来!”
姬南滨连喊了三遍。
她的声音不大,旁边的秋菊一开始没明白,在姬南滨喊到第三遍的时候忽的就明白了姬南滨的用意,跟着喊起来,于是当姬南滨最后一句喊出来的时候,御史台内外都听了个清清楚楚。
姬南滨话音落地。
厮杀声仍不绝。
御史台的侍卫死伤还在增加,姬南滨的眼中隐隐的泛光。
官员们都在姬南滨的身后,只有秋菊看到了姬南滨脸上的神色。可此刻也只能噤声不语。
一盏茶过后。
门外厮杀声渐退。
院内的弓箭也渐渐收回。
又或是过了一盏茶的功夫,外面的声音消失,守卫在内的侍卫们一阵的欢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