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第四世(八阿哥重生) > 第153章

第153章

“其实京剧的历史远不止于此,严格的来说京戏的成型初期是在清初,也就是康熙帝年间,这个京戏呢已经有样子了,他原先是叫京腔,又叫青阳腔。在当时的京城戏曲舞台上他是与昆曲并列的。虽然不是很盛行,但是也还是曾进过宫给当时的皇帝嫔妃,格格阿哥们表演过的,当时最为流行的曲目就是《牡丹亭》《四郎探母》。

那时候《霸王别姬》一般不演,因为这是讲一个英雄兵败乌江的故事,在那时皇帝还是比较忌讳的,所以这部戏在那个年代还不是特别的流行,当然在民间是一直流传的。也由此可见这部曲目是多么的精髓啊”老爷子一边说一边打着手势,很激动。

“这么说起来,这个康熙皇帝呢还是比较开明的,他愿意满汉一体,愿意学习汉族的文化,这就证明这个皇帝是开明的啊。不愧是千古一帝啊。有康熙的先例,我们京戏才能在京城立足啊。”

“京戏真正盛行的时候是在乾隆中叶以后。那个时候昆曲也就是与京戏并列的昆曲渐而衰落。我们京腔兴盛取代昆曲一统京城舞台!”老爷子说到激动处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白胡子随之抖了抖。他捏着胡子继续说道:“乾隆四十五年,恩也就是,1780年,秦腔艺人,也就是我们的祖师爷魏长生,你们要记住这个人啊。他是我们京戏的开足师傅啊!可惜可惜!”

老爷子说道伤心处,语气都有些颤了,齐锐忙把他老人家扶到太师椅上坐下。

“可惜可惜啊!天妒英才啊!魏长生扮相俊美,噪音甜润,唱腔委婉,做工细腻,一出《滚楼》即轰动京城。双庆班也因此被誉为”京都第一”。也正因为他的戏台风柔和,而被乾隆皇帝以有伤风化的罪名,赶出了京城,自此京腔开始衰微。”

老爷子顿了一会,底下的观众也缓了口气。他们可能没有老爷子的感触深,可是也一样随着他的讲演而动情。胤禩听着他讲这段清初的历史是最有感触的一个,听到他说的每一个名字都心跳过快。千古一帝康熙。他确实是个好皇帝。乾隆也就是四哥的第四子弘历。想着胤禩扭头看了一眼艾行衍,却发现他扭头看着他,看着他转头朝他笑了下。哪个姿势怕是看了很长时间了,胤禩嘴角牵了一下,扭回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