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阅读

繁体版 简体版
33阅读 > 重回七零:问鼎香江传媒教父 > 第11章 去九龙城寨!

第11章 去九龙城寨!

七零年代的香江,社团林立,四方称雄。在1974年ICAC廉政公署成立以前,香江皇家警署和社团是相辅相成、沆瀣一气的战略合作伙伴!

警署为社团经营的粉档、赌档、娼馆等产业保驾护航,社团则为警署从上到下提供丰厚的佣金。后世广为人知的五亿探长吕洛、香江四大总华探长等传奇,都是发生在这个年代的真实故事。

“两位警官,我们这一路都是打点过的,还请两位警官高抬贵手,我请两位饮茶”陆元坤笑着对两个军装说,同时把刚刚从油纸中拿出的5张10块港币递过去。

两人看到陆元坤递过来的钱,对视一眼,对这个刚上岸的大圈仔的上道很满意。

接过钱后对着陆元坤说“哦,你说海老大啊,我听说过,你们这几个大圈仔既然已经上了岸,就要守香江的规矩,这里可和你们乡下不一样!”说完,就不再看几人,径直走了。

“呸!什么东西!”待两人走远,刘子申小声的吐槽。

陆元坤则对他一笑,安慰道:“子申,香江是资本主义社会,我们以后在这儿生存,要打起精神,不能行差踏错一步。”

接着话锋一转,语气略显严肃的说“我们初来乍到,还是外乡人,现在我们是刚偷渡上岸的大圈仔,我们是没有身份证的黑户,我们现在连香江岛都进不去。”

“那我们怎么办啊哥”刘子申沮丧的说“我以为我们死里逃生来到了香江,就有了活路,没想到还是寸步难行……对了!我们直接去找陆爷爷吧!”

看着林燕双和严锦心也同时眼含希冀的望着自己,陆元坤语含惋惜的说“造反派来我家的时候,为了不被抓住把柄,我们把所有和爷爷大伯他们信件都烧了。一直以来,都是我父亲同他们通信,具体地址我也不清楚”

“虽然我们现在没有身份不能去香岛,但是我们可以先去九龙,进九龙城寨找门路!”说完,陆元坤又对着吴永刚问道:“永刚哥,你和我们一起走吧,大家也好有个照应”

一直沉默的吴永刚对陆元坤很有好感,不仅仅因为陆元坤救了他,他还觉得这个小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做事沉稳,心有成算,待人热忱,还懂得变通,待人接物方面比他这个直肠子的大老粗强了不少。他们几个看着也都不是奸猾之人,想了想便说:

“好,在这香江,我也没有可以投靠的亲友,我和你们一起!”

-------------------------------------

提起九龙,就不能不提那个传奇的九龙城寨。关于九龙城寨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间,那时的九龙城寨还叫“官富寨”。

清政府和英国签署了条约后,各方政权来回拉扯,原本是官府囤兵把守的“官富寨”,逐渐慢慢沦落为“三不管”的九龙城寨。

随着越来越多的难民和越海者的涌入,九龙城寨逐渐形成规模,是穷人们的乌托邦。也滋生了许许多多的黑色产业,白粉档、赌档、娼馆、黑诊所林立,九龙城寨是香江最乱的地方,也是罪恶最好的温床。

英国人在70年代组织过两次千人大围剿,虽然九龙城寨一度收缩不少,但是凭借着顽强的生命力又“焕发新生”,到1993年彻底拆除的时候,九龙城寨常住人口一度达到5万余人!是当时世界上居住密度最大的社区。

陆元坤结合看过的香江电影和真实历史,推算出现在九龙城寨是香江四大社团之一的“易群”的地盘,而易群的当家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跛豪”——吴易豪。

直到1974年11月被ICAC被捕前,吴易豪和他的最佳拍档——四大华人探长吕洛,在香江绝对是能呼风唤雨的大人物。现在是70年,正是跛豪和吕洛的权力巅峰期!

跛豪是靠做白粉档起家的,他垄断了香江80%的白粉档生意。九龙城寨作为他白粉档的大本营,是最重规矩的地方,在这里,英国皇家法律虽然不管用,但是这里有自成一派的秩序,只要守规矩,穷人在九龙城寨,反而能获得在外面得不到的尊严。

-------------------------------------

天色渐亮,陆元坤几人朝附近的渔村走去。因为跳海逃生,带着的行李都丢了,他们需要到村子里休整之后,再前往九龙城寨。

经过两次大逃港事件,香江的普通民众对过海而来的人十分友善。62大逃港时,很多香江居民都自发的给躲在山上的大陆人送吃食。

后来英政府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