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月楼。
过了一盏茶的功夫,该来的人都来了,守门的大汉关上了大门,隔绝了外面的喧嚣声,一下子安静了许多。
众人知道,李师师即将出场了,顿时兴奋不已,屏住了呼吸,眼里充满了期待。
这时,有十几个少女手里拿着罗扇,排队钻入了舞台上,她们身材婀娜,散发出青春的活力,让不少观众眼睛瞪的滚圆,热血沸腾。
透过薄薄的轻纱,可以看到,一部分少女排列成有规则的队列,形态各异,一动不动。
而另外几个少女则有人手拿笛子,有人拿着二胡,有人抱着琵琶,有人在编钟面前就坐。
很显然,这些都是乐师,是为李师师伴奏的。
那十几个少女仿佛被人定住了一般,一动不动。
秋月楼的大厅人头攒动,起码有二百多人,大家都伸长了脖子,目不转睛的看着舞台上,期待京城名伶李师师亮相。
“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一个清越空灵的歌声骤然间传来,并且极具穿透力,仿佛在每个人的耳边呢喃细语,令人面红耳赤,血脉喷张。
伴随着悦耳动听的歌声,舞台上的乐师也奏响了乐器,严丝合缝。
其他的少女也翩翩起舞,如杨柳折腰,令人叹为观止。
众人瞪大了眼睛,只见舞台的头顶忽然出现了一袭红绫,一直垂到地上。
就在此时,一个轻灵的身影从红绫上徐徐滑落,衣袂飘飘,仿佛从天而降的凌波仙子。
观众们只看的血脉喷张,“哄”的一声炸开了锅,拼命的鼓掌。
就连见惯了后世繁华的刘正风,也不禁缓缓点头,李师师的亮相堪称惊艳,令人视觉,听觉都得到了极其震撼的冲击。
在众人如雷般的掌声中,李师师终于落地,立即加入了正在翩翩起舞的少女里面。
李师师长袖飞舞,翩若惊鸿,修长婀娜的身影,让众多伴舞的少女黯然失色。
最绝的是,虽然观众们掌声雷动,但是李师师的声音仍然让人听的清清楚楚。
隔着薄薄的轻纱,李师师的容貌若隐若现,虽然看的不是很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她是一个万里挑一的美人儿。
刘正风冷眼旁观,只见县令周环,司马翎,杨真和西门庆等人都撕下了平时道貌岸然的伪装,陷入了疯狂之中。
其他人更加不用说,像极了现代疯狂的追星族。
一曲已罢,李师师盈盈鞠了一躬,微微喘息,浅笑道:“小女子李师师,拜见清河县的父老乡亲,感谢各位朋友的厚爱,小女子感激涕零。”
“今天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苏大学士词曰,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辈才情,不及苏大学士之万一,今天我们歌舞会友,诉说心中的情怀,互诉衷肠,也是生命中的一段佳话。”
李师师再次盈盈一拜,随即轻移莲步,来到一台古琴前就坐,五指如拈花,犹如珠花落玉盘,叮叮咚咚的琴音在她的五指间流出。
琴声抑扬顿挫,时缓时急,令人如痴如醉。
与此同时,伴舞的少女也翩翩起舞,令人赏心悦目。
数曲之后,一名青衣少女福了福,扯着清脆的嗓音叫道:“哪个少年不多情?哪个少女不怀春?漫漫长夜,枕边清冷,孤枕难眠,李师师姑娘纵是惊才绝艳,也要食人间烟火。”
她清了清嗓子道:“在座的各位,都是清河县出类拔萃的人才,如果有谁想和李师师姑娘共度良宵,请在此间施展你的毕生才华,拔得头筹者,才能获得李师师姑娘的垂青,各位,请开始你的表演。”
众人终于等到了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相信自己会是那个幸运儿。
“我来,我先来。。。”
一个年方弱冠的书生举起右手,大声疾呼。
青衣少女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请这位公子一显身手。”
弱冠书生越众而出,双手作揖道:“久闻李师师姑娘对词牌情有独钟,小可不才,愿当众赋词一首,以搏李师师姑娘一笑。”
青衣少女微笑道:“我等愿闻公子大作。”
弱冠书生轻摇折扇,摇头晃脑道:“天上一群鸟,冲上云霄,云深不知处,几声哀鸣,几声凄厉,声声断肠,何处是归期?”
众人哄堂大笑,纷纷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