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是李皓最大的消遣,平日没有玩伴,也不受家人待见,也只有看书才能聊以消遣。
春风不度,夏风不黜,秋风不许,东风不语。
自己何时如此这般。
你问什么读书?
李皓的当时的回答是,去看看更远的地方。
回答的很认真,但是这些认真只是为了逃离那个他早就想逃离的家。
当管家带自己入学时,李皓对于那个家的感情就全部割舍掉了。
此时认真想来,自己到底为什么读书呢?以前读书是为消遣,那么以后呢?
这一刻,李皓特别想有一个为之读书的目标。
正在抄书的王青云停顿了一下,揉了揉自己发僵的手腕。
“你为什么读书?”
对于李皓的突然发问,王青云有些不解。
“当官”
“为什么当官?”
“当官就不用种地”
“就这么简单?”
李皓不相信王青云的目的就这么单纯,因为他觉得自己和王青云是一类人。
“要不呢?”
李皓也默不作声了。
“青云,我背不会啊,咋办?”王青云背后传出了石山痛苦的低吟声。
“啊?就两句你背不会?”王青云也有点诧异。
“背不会,我一过嘴我就忘了,我都不知道他们长啥样”王青云能够感到石山的痛苦。
王青云一想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上一世幼儿园教育有着完备的引导体系,还有着拼音的帮助,但是这一世就是单纯的死记硬背,对于耐性本就不好的小孩子来说本就困难。
这要是把汉语拼音祭出来怕不是要完。
迟疑片刻,在石山的沉默中王青云开口了。
“没事的,刚开始都这样,慢慢的就记住了,多读,多背,然后就会了”
“可是早上夫子教的我都忘了”
⊙?⊙!
这个真的有点夸张了。
随即王青云放下笔,转身指着石山的书说道。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王青云一个字一个字地指着教给石山。
石山生怕忘了又一遍遍地重复了起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
王青云也确实没办法了,只能寄希望于石山自己了。
也许是愧疚于王青云和李皓的帮助,每天早晨石山李皓都和王青云早早起床。
石山便开始教王青云和李皓打拳,当然学拳第一步站桩。
石山真的像一座山一样,就定定地定在那了。
而李皓和王青云则是风中杨柳一样,摇摇晃晃。
本来王青云还自恃经常下地,应该会好一些,没想到更加不堪,没一会身子就摇摇晃晃。
按照石山的说法,能够站满半个时辰才有了学拳的资格。
可怜的王青云和李皓连五分钟也站不到。
“那你站够一个小时用了多久?”李皓问出了一个王青云也关心的问题。
“八个月,我五岁开始站桩,站了八个月才开始学拳,我的资质算一般的,我们村有的人站了五个月就开始学拳了”石山有点沮丧,可能是为了自己不够优秀,配不上自己的两个朋友而忧伤。
其实石山不知道的是,上林村的其他孩童根本就没有遵守规定站够半个时辰,他们都是站够四分之一个时辰就开始学拳了。
石山父亲石勇是想要将儿子的基础打牢,所以才不急着教石山拳术。
而石勇不知道的是,未来的今天竟然让另外两个小鬼头吃了大亏。
索性王青云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而李皓显然不想输给王青云。
大家就逐渐地熟悉了私塾生活,早起洗漱,站桩,练字,上课,玩乐,三人作息逐步一致。
值得一说的是下午吃完饭以后三人都在周边寻摸,看有没有好玩的东西。
好玩的没有找到不过王青云倒是发现回春堂离明溪草堂还挺近的,相隔不到两条街,两家都处于上阳镇的周边。
所以说,王青云觉得自己有时间的话可以考虑来拜访一下长者。
毕竟,相识一场,都是朋友,绝对不是惦记小萝莉。
也是这几天,王青云终于将三百千中难以理解的部分都询问清楚了。
大学也抄的差不